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高产攻关是一种技术储备

  • 发布时间:2015-06-18 02:31:0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评论员

  一位耄耋之年、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何还要如此孜孜以求,始终坚持育种科研不断突破?我国的超级稻育种水平已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为何还要如此努力矢志向上攀登;从亩产800公斤到900公斤到最新的1026.7公斤,试验田中这一点点数字的变化价值究竟在于何处?

  在袁隆平的“梦想”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充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但是,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还会不断增加,可用于农业的耕地、水资源还会减少,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核心就是要加快选育一批适宜本地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于此,育种科学家们责无旁贷。以更广阔视角来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对中国“走出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届时,中国人回应世界的,不只是我们能否养活自己,而是我们有能力为更大范围处于饥饿阴影之下的人们贡献力量。

  高产更高产,这既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生物极限潜力的不断追求,也是一个科学家对于家国使命的责任担当,更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诚然,专家产量不能等同于农民产量,但是,科研行为本身不能简单用经济活动来考量,高产攻关作为一项技术储备,科学价值不可估量;科研育种必须要适应消费加工的需求,在考虑高产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既要高产又要优质,但是整体对品种“高产”特性的追求始终是育种家们的第一追求。我们要以更长远、更宽容、更具有战略高度的发展眼光,来理解和评价科研实践。只有把科技的水平提升了、科研的基础夯实了,人类社会才有不断进步发展的无限可能。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