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学生毕业设计 为企业带来500万经济效益

  • 发布时间:2015-06-17 06:37:46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汽车学院陈磊同学的毕业设计《胶囊式内窥镜信号接收器成套包装设计》被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付传锋的毕业设计《镁合金电动螺丝刀刀柄等温锻造工艺及模具》在苏州云龙精密成型有限公司成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近500万元。日前,在一场重庆理工大学的关于励志创新培养人才的宣讲活动中,这些学长的事例,被学校作为先进案例介绍给了在校学生们。

  陈磊、付传峰的案例,在重庆理工大学并非个案,这与学校长期以来,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实践育人和协同培养是密不可分。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努力构建让学生在创新氛围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协同创新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黄润秋是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2014年级“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培训班的学生。大四开始,她在与该学院签订了“校外培训基地”协议的一家企业进行实习,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并顺利与该企业签约。

  “黄润秋,是我们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首届学生。”该学院李山院长说,学院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采取“1.5+1.5+1”分段培养,前1.5年学习基础知识,后面1.5年学习专业知识,此外,学院与10余家校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最后1年,学生都会在合作企业实践、学习。

  如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理工大学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入推进“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并大力支持各专业开展校校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及国际合作。

  学校于2009年始在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试点大类培养,目前已有5个大类(包含16个专业)实施了“2+2”、“1+3”、“1.5+2.5”等后期分流培养模式。自2011年起,在优势显著的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试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3+1”和“2+1+1”等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目前已组建了3届“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班”。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电气行业开展深入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试点班自主开发“机器人走迷宫”等得到专家、同行和社会的一致赞誉。

  “从效果来看,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强化了学生知识基础,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李山说。

  实践基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今年1月,该校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月19日上午,面向社会全面开放。

  据介绍,该中心日常开放主要针对的是车辆工程学院学生,包括汽车文化及知识的普及、学生科研竞赛项目指导、动力车辆讲坛、汽车沙龙、教学课程辅导等内容;对外主要作为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实验基地和重庆汽车科技博物馆面向社会团体、个人及本校学生每周六开放。

  车辆工程学院院长米林教授说,学院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有效发挥中心在人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学校全力打造“本科生的一流实践教学基地”,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施“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从硬件和软件同时着手,着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35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等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24个。

  此外,学校还建成了软件工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竞赛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多个校企共建的创新实践基地,今年将重点打造机械创新竞赛及实践基地、电子设计竞赛及创新实践基地、方程式汽车大赛基地。

  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与延伸。重庆理工大学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中。

  近日,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上,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芯动力联盟”(CPU,core power union)创新团队成员——来自物联网专业12030101班的李鑫,荣获全国总决赛C/C++组三等奖,这是该校学生参加此赛事首次获得此项奖项。

  通过科技竞赛,一大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近三年,获得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14项,“挑战杯”国家级奖5项、市级奖1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8项、市级72项;立项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9项、实验创新基金项目48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809项;发表专利76项。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科技创新先锋,推动了全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激情高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每年有上千名学生参加“3+1”等校企合作培养计划,40%左右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创新活动环节,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70%以上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科研课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