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就要敢于推倒重来

  • 发布时间:2015-06-08 01:31:0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观察

  当初,深圳大鹏新区曾面临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困难,然而成立短短三年多的时间,该新区的产业状况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探索之路。

  大鹏新区创新实践的成绩,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敢于推倒重来。

  在深圳市的规划中,大鹏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三岛一区”和国际生物谷。而大鹏新区此前的产业停留在低端的密集制造型,要实现全面换血,谈何容易。然而,正是有了敢于面对“阵痛”的勇气,新区才迎来了今天的产业转型升级。其创新的过程中,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规划创新。大鹏新区海岸线长达130余公里,环境生态良好,风景优美,人称深圳市的“桃花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鹏新区结合自身优势,作出向第三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使得旅游等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海洋产业、生物产业成为新区发展的强大后劲。

  科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大鹏新区果断地淘汰、转型了一大部分低端产能企业,所淘汰和转型的企业占到了区内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在一部分人看来,当时似乎是对区域经济的一大伤害,至少,这样的行为至少极大地影响了新区短期内的财政税收。然而,正所谓不破不立,不敢于打破旧规矩,就无法实现新蓝图。大鹏新区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产业方向,并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内积聚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仅仅在充电电池生产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涌现出9家。其新能源科技、生物科技、海洋科技的领先地位,成为新区产业脱胎换骨的强大优势。

  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人,而在一个产业基础薄弱、生活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的新区内,要引进国际一流的人才团队,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为此,“鹏程人才计划”实际上是一个艰辛的工程。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创新机制,加上贴心的人才安居服务,大鹏新区解决了这一难题。人才政策、“两区”建设,都透露出大鹏新区对人才的尊重和求贤若渴。中国农科院、华大基因、美国科学院等高层次人才团队纷纷入驻。

  载体创新。有了政策,有了人,还得有创新发展的平台。深圳市海洋生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深圳市唯一一个针对海洋生物产业建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而“一院一库两园”已经成为大鹏新区的创新平台典型。这方面,大鹏新区还在做进一步的谋划。随着“生物创客空间”的建设和科技金融平台以及创投平台的成立,大鹏新区的创新载体将更加丰富和全面。据悉,大鹏新区正在推动形成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为龙头,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为辅助,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平台建设体系,努力实现自主创新由外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根本转变。

  而这一切,必将带来新的创新成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