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机器猫“控制”了中国“粉”
- 发布时间:2015-06-01 08:31:32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特约记者 程喆
竹蜻蜓、时光机、任意门、记忆面包、透明斗篷……随着《哆啦A梦:伴我同行》于5月28日登陆内地院线,久违的“蓝胖子”带着未来道具又回归了大银幕。在电影院里,“70后”“80后”与“90后”,这些机器猫的中国“粉”,看的是童年,这部影片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以及期待,陪伴几代人已经同行了30多年。
“蓝胖子”人气不减
为了纪念《哆啦A梦》之父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已经在中国上映。尽管《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内地上映之前就已流出各种版本的高清下载,让此片的内地票房多少会受些影响,但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动漫形象,“蓝胖子”还是引发了新的话题。从各路媒体的报道来看,观众对《哆啦A梦:伴我同行》观影热度很高。
哆啦A梦的魅力有多大?尽管上映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哆啦A梦依旧有着旺盛的人气。环球网援引日媒的调查称,一项“动漫人气调查”显示,从日本儿童综合来看,《哆啦A梦》居首位,第二位是《龙猫》,第三位是《米老鼠和唐老鸭》。除了TV版外,哆啦A梦剧场版系列从198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新的作品面世。
在中国市场,哆啦A梦的大电影尽管有不下3部都被中国内地引进过,但距离2007年7月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已经过去了8年。而此次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引进之前就打出“完结篇”的旗号,这对于一贯喜欢“悼亡青春”的当代电影主力消费群体“70后”“80后”与“90后”来说,显然极具诱惑力。
哆啦A梦伴童年
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哆啦A梦》系列是一部给长大后又在继续成长中的“80后”“90后”看的电影。他们从哆啦A梦还是“阿蒙”“机器猫”“小叮当”的时候就喜欢哆啦A梦了。
哆啦A梦算是较早进入中国的日本动漫形象。香港国际影业公司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日本动画片,之后哆啦A梦被引入中国内地市场,初期仅为动画片授权以及图书销售。到了1991年,哆啦A梦进驻央视二套,当时央视一套引进了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于是便上演了“日猫”与“美猫”的“双猫争霸”,而第一批观众正好是现在25岁~40岁的人。
随着之后原著漫画的热销和不断推出的电影及产品,更加年轻的人对哆啦A梦的热情也始终不减。在2012年新浪微博关于卡通形象支持率的调查中,哆啦A梦以41%的支持率名列前茅。
为什么哆啦A梦在今天仍被人们所喜爱?在美国《时代》周刊曾评选出的25位最能代表亚洲形象的“亚洲英雄”中,哆啦A梦是唯一的非人类。在它的上榜评语中写到:哆啦A梦无尽的乐观态度鼓舞着整个亚洲,“它将现在失落将来也一定能幸福的信息传递给整个亚洲”。
未来目标瞄准“00后”
从哆啦A梦进入中国的路线来看,这名“蓝胖子”正在近几年“集中发力”,并希望延续其形象与活力,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比如《哆啦A梦:伴我同行》就一改画风,变成3D效果,这在日本动漫中是很少见的。
在好莱坞动画的夹击下,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有兴趣去看“蓝胖子”,大胆的改变是必然的。
实际上,哆啦A梦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走得并不顺畅。自2006年至今,仅有3部哆啦A梦的电影引入中国,票房成绩也不理想:《奇迹之岛》在中国内地票房为2700万元,《奇幻大冒险》为1800万元,《绿巨人传》仅获得370万元的票房。这使得中国的哆啦A梦热爱者感觉“似乎没有听说过有电影上映”。
走了不少弯路后,哆啦A梦的授权方开始举办各种落地活动,比如2014年上半年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一路风靡到北京的“100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对于哆啦A梦来说,多年来缺乏内容的更新,使得庞大的受众热情一直积压着,于是就有了现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火热,“70后”“80后”与“90后”的观众可以在电影院重会这群永远不会长大的朋友。别忘了,他们还带着小孩呢,那可是“00后”的市场了。
机器人操纵人类,那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机器猫在“控制”我们,这可是真实的一幕。当“卖萌”成为生产力时,当一个动画形象深入人心时,我们免不了有“酸葡萄心理”,多啦 A梦为什么不是中国的?这一点值得中国的动漫界人士好好深思。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