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店为何扎堆建外SOHO?
- 发布时间:2015-05-28 14:09:24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京CBD,每个人眼中繁华与极盛的代名词。从国贸桥上远眺,建外SOHO与国贸商城,就像嵌入CBD的两粒棋子。国贸商城是“皇后”,LV、Hermes、Chanel等奢侈品牌总散发光亮。建外SOHO则是“士兵”,霓虹灯下的名牌十有七八不曾出众。数不清的小企业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然而,商铺总不见空缺。只要这里还是北京的CBD,只要办公的都市白领还在,创业的希望就存在。平民区的法则是,不求最贵,但求最准。
建外总有店铺倒闭
傍晚6点,景恒街和恒惠西路的十字路口,一群年轻人站立着等待绿灯。尽管这个路口的私家车多数时都不太多,但等待交通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这群年轻人,分别从建外SOHO的16号、17号和18号楼中走到这里。女生多穿着连衣裙、平底皮鞋,斜跨一只单肩包;男生则多身着白衬衫、牛仔裤,手提一个电脑包。穿过景恒街,他们要从地铁站或公交车站,返回四散在城市的“小巢”。
每天傍晚的这一幕,对经纪人小尹已是稀疏平常。偶尔,他会站在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被称为“白领”的上班族,甚至悄悄观察下一些人的神色。“每张脸孔都是生动且多变的。”
不停变换的,还有景恒街上的店铺招牌。这是SOHO街区的主街道,两旁以数字编号的楼宇的一到三层全部是商铺。今儿东区的一家店铺撤了,明儿又有西区的一家店铺搬了过来。再过几天,很可能西区的店铺又空出来一间,从外面进驻了一个新品牌。
“反正总有店铺倒闭,总有‘新人’进驻。”小尹说,对于关张后重新招租,这条街上的经纪人并不太担心。因为,只要价格合适,很快就能找到接盘者,很难看见某处长期空置。
在建外SOHO东区上班的白领王原,同样对店铺关张习以为常。用她的话说,一周前你还逛过的某家店,一周后就有可能从这里消失,半个月后原地重建起另一个小店。唯一能够保持永远正确的,就是标示每栋楼位置的指示牌。
婚礼策划店就有十几家
更大的不同在于,除了餐饮、咖啡之外,建外SOHO的商业业态更为多元化。
在大众点评网上,输入建外SOHO,会出现美食、休闲、丽人、结婚、亲子、运动健身、生活服务、家装、爱车、购物十大类。餐饮店、瑜伽馆、舞蹈室、婚礼策划、宠物店、培训机构、口腔诊所、租车……你所能想象到的和年轻人生活需求有关的一切,似乎都能在这儿找到答案。
这对于至少在办公室要呆上9小时的都市白领来说,可能是一个福音。
早上8点30分,从地铁站步行前往公司的途中,可以在超市、便利店、早餐店买一份早餐;中午午休时,可以点一份外卖,躲避当头的烈日;傍晚归家途中,还能在水果店挑选两个新鲜的水果。
关键的是,有时候,你不走出这个区域,就能做到货比三家。比如,网友“熊猫”就告诉我,他当初就是和老婆在建外SOHO探了一天,最终选了一位聊得来的策划师,来做他们的婚礼策划。因为,在建外SOHO里隐藏着大小十几家婚礼策划店。这些开在公寓的婚礼策划店,租金成本显然比写字楼还要低。
租金“洼地”创业更划算
人人湘的建外SOHO店,就属于王原口中的新店类型。这是一家三位“80后”创业者开办的湖南米粉店。4月20日,位于18号楼一层的店铺才开门试营业。
“我们为什么选择建外SOHO?因为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写字楼白领啊。”人人湘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傅文涛告诉记者,人人湘的米粉,是想卖给追求品质和效率的都市白领。所以,店铺的选址,必须是在写字楼较多的办公区,而不是商业区或居住区。分为东、西两区的建外SOHO,由18栋公寓、2栋写字楼和4栋SOHO小型办公房组成,正是一个集中办公区。曾有统计数字指出,有1000多家中小公司在这里办公 。而更可贵的是,这儿的租金要比周边的商铺便宜至少三分之一。
“交通方便,写字楼多,租金尽可能不贵,在国贸一带的办公区域中,建外SOHO无疑是最合适的。”傅文涛说。
其实,租金洼地的优势,从建外SOHO运营之初就有体现。独秀阁改衣坊,是早期进驻建外SOHO的店铺之一。老板说,当年选择这的原因就是,价格不菲的改衣费,需要由相对高档的社区来支撑。建外SOHO紧挨国贸,离PRADA、BURBERRY等品牌专卖店近,保证了客源,租金又相对便宜。
一条街上5个餐饮“新秀”
同样的优势,也吸引来了其他新创品牌。
记者发现,以餐饮为例,叫个鸭子、人人湘、汁味包子、新西少爷肉夹馍、黄太吉煎饼,这两年耳熟能详的创业餐饮品牌,都能在建外SOHO看到。如今,就连在这上班的年轻白领们,也常常自嘲这儿是CBD的“平民区”。
“在这里办公的企业,规模都算不上大,员工的工资收入也算不上特高。”三年前首次创业开公司时,庄先生就曾在建外SOHO租过一小块办公室。后来,随着公司做大,他搬去了其他地方。他曾观察过,在他手下工作的年轻女孩,也会买两个名牌包,也有几件可以出入高档场所的名贵衣服,但多数时候她们是接地气的、生活化的,寻找的是有品质但不昂贵的牌子。
最害怕的是没发现变化
晚上9点,在建外SOHO区域内的街道上,人影已不多。抬头仰望,绝大多数楼层都是黑漆漆一片。此时,人气最旺的地方,是东区门口的公交车站,站满了等待归家的人群。
这是不同于三里屯的一个街区。那里,白天和夜晚一样繁盛,写字楼里送走了工作的人群后,太古里和三里屯酒吧街才刚迎来欢愉的前奏。这里也不同于西单的商业街区。只有建外SOHO,上班时间和非上班时间,界限很分明。
“我们不定期就会做试吃,就是为了找到最打动人的口味。”一位做早餐的老板告诉记者,白领的口味总是变化的,就如这熙熙攘攘的街区。“我最害怕的是,他们的口味变了,我却没能发现。毕竟,我能抓住的时间只有白天。”
餐厅和咖啡店竞争激烈
和传统的办公区类似的是,建外SOHO的商铺中,仍然以餐饮和咖啡店的数量最多。
多年前,世联地产曾做了一份关于国贸商城和建外SOHO的对比研究。国贸商城包含了写字楼、公寓、酒店和展厅,定位于每种类型中的顶级。在当时143家已经开业的店铺中,服装有95家,占到商铺总量的66.4%。而建外SOHO虽然包含了写字楼、公寓、别墅等物业形式,但公寓和别墅也基本用于办公或商业用途。在当时138家已开业店铺中,餐饮和咖啡共37家,占到商铺总量的26%。
到了今天,餐饮和咖啡店的数量更多。一周的7天中,只有工作日的中午才是能吸引客流的高峰时段。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建外SOHO的多数餐饮店,现在都提供午餐外送服务,就是为了争夺人流。有些快餐店,干脆只把店面开到10平方米,主要做外送服务。
“在建外SOHO,真正的‘长寿店’是商业银行分理处和便利店。”小尹说,换手率最低的店铺就是这两者。本报记者 赵莹莹 J201
李丽云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