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的沉浮 “农业再造”的缩影
- 发布时间:2015-05-27 19:01:00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昨日羊城晚报报道,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记者随即在五常市采访了多家米业企业,一些厂家将不同品种水稻掺在一起,加工成所谓“调和米”。甚至,由于“调和米”需要大量外地水稻,五常市周边市县甚至吉林省个别乡镇,专门种植一些水稻给五常水稻做“配套”。
某种意义上说,五常大米被大范围仿冒,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们若干年来的市场,山寨风气炽烈,加之知识产权保护的疲软乏力,更是助长了不法商家铤而走险、打擦边球的底气!现实中,针对五常大米的打假行动,时常要面临着两个层面的掣肘。一方面,仿冒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策略,善于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其他地方”明显缺乏尽心打击假五常米的动力。
非但如此,五常大米所遭遇的内忧外困,更表现在内部生产环节的混乱与无序。在共同的“原产标识”下,五常当地的米业企业,却未曾形成共同的生产流程、共同的产品标准。于是乎,有厂家坚持做“单一品种的五常大米”,有厂家却堂而皇之地加工所谓“调和米”。这种源自内部的,价值取向和工艺规范的分裂,势必将稀释“五常大米”整体的品牌含金量。
缺乏必要整合的五常大米产业链,仍是小农生产、分散农业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渠道成本奇高,而且极可能呈现出短视、无序的状态。而现代意义上的“名产农业”,理应意味着本地价值认同的一致化,意味着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显而易见的是,只有尽可能精简“输出窗口”,培植起“产地标识”所对应的知名企业,才可从根本上实现“五常大米”的信誉重建。
五常大米的走红与坎坷,足可以被当成是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的一个缩影。它既展示了“品牌名产”战略所能带来的红利,也揭示了传统生产模式所蕴含的危机。相较于培育起一个卓越的农产品牌,如何在“品牌收获期”理性而为,或许是一个更值得探究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