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辛苦种三月,甜瓜为何变“苦瓜”

  • 发布时间:2015-05-25 07:29:33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5月22日,徐州新沂市瓦窑镇4个村的瓜农向本报“读者来电”反映,百余户瓜农种的百余亩、累计六七十万斤甜瓜,都长成了“苦瓜”,压根卖不出去,这一季白忙了。而市农委组织的鉴定结论是:“种子纯度不够,但瓜变苦主要由瓜农所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良气候造成。”不过,瓜农并不认可这个结论,而是坚信“自己被假种子坑了”,并列出一个个疑问。

  记者随后拨打瓦窑镇政府办公电话,接通便听到“瓦窑瓜果甲天下”的提示曲。据了解,甜瓜是瓦窑镇的特产,全镇今年春季种植甜瓜的大棚有1600多个,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主要有“韩甜一号”“中甜一号”“金香玉”等品种。出问题的,正是100多亩“韩甜一号”。

  5月中旬,瓜农发现,历经3个月长熟的“韩甜一号”,一尝竟然是苦的!同一个大棚种的几种瓜,只有“韩甜一号”苦,其他都不苦。互相一打听,4个种甜瓜的村子,所有的“韩甜一号”味都苦。

  袁林村村支书袁大成昨天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不少瓜农是去年才开始种“韩甜一号”的。去年收获时个大味甜,产量高,一亩地能产七八千斤,外地大车开到地头收,根本不愁卖。

  袁林村瓜农毛尚德,去年一个大棚的“韩甜一号”卖了1.2万元,赚了6000元;另一个大棚的“金香玉”,卖了7000元,赚了2000多元。因此,今年他两个大棚基本都种了“韩甜一号”,“金香玉”只种了100株。光袁林村,今年就扩种了二三十个大棚的“韩甜一号”。

  没想到,去年被一抢而空的“韩甜一号”,今年却成了一个都卖不掉的“苦瓜”。毛尚德叹着气算起另一笔账:3000株瓜苗、每株0.35元,肥料2000元,农药1000元,加起来损失约4000元,这还没算上3个月的辛苦。“本来要筹钱建新房、娶儿媳妇呢,现在急得天天吃不下饭。”

  瓜农们向出售“韩甜一号”瓜苗的新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反映情况,该公司随后向新沂市农委报案,请求鉴定。

  22日下午,瓦窑镇政府向瓜农告知鉴定结论。这份由新沂市农作物生产事故技术鉴定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鉴定报告内容如下:该品种田间纯度为93.3%,低于种子标签标注的纯度指标(95.0%);造成瓜味苦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对噻苯隆(俗称“坐果灵”,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今年4月上旬的不良气候,加重了噻苯隆对甜瓜苦味的影响。

  这份等了一个多星期的鉴定结论,瓜农们并不认可。毛尚德说,种了10年瓜,怎样用“坐果灵”、怎样把握大棚内的温度,还是有经验的。种“韩甜一号”,去年与今年“坐果灵”的用法是一样的,为何去年甜、今年苦?要说今年气温低,为啥同一个大棚里,只有“韩甜一号”苦,别的瓜甜?

  记者请教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的甜瓜专家得知,根据农业部甜瓜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纯度须在95%以上,但种子纯度与瓜变苦没有直接关系。“影响甜度的主要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特别是‘坐果灵’,很多瓜品对其敏感,用了以后会变苦或生长畸形。”

  至于当时瓜农使用“坐果灵”量有多大、那段时间大棚温度等基础数据,已无从查找。毛尚德则反复问记者:“去年用‘坐果灵’没问题,不就说明今年碰到假种子吗?”他怀疑是种子出了问题,因为这批瓜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像“杂种瓜”。

  记者了解到,瓦窑镇政府对此事态度积极,除向农民告知鉴定结论,已经组织人员对农户种植面积、户数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表示“以每斤0.5元的价格收购瓜农的‘韩甜一号’”。但毛尚德等人认为,“不够本,要继续维权!”

  但“维权”双方都需要证据支撑。从鉴定方来说,似乎“坐果灵”致苦的结论还需细化,如到底是哪个环节导致苦味?浓度和气候因素到底有多大影响?结论越笼统,越难让瓜农口服心服。从农业部门来说,似乎也不应回避瓜农对种子真伪的怀疑。如果能证明种子合格,也许瓜农就能止息纷争。记者也盼望瓜果专家能指点迷津,还原真相,避免其他瓜农重蹈覆辙。

  让人欣慰的是,瓦窑镇政府昨天已公开表示,“要把瓜农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本报记者 徐冠英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