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家里的“文化交流中心”
- 发布时间:2015-05-23 08:32:14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通讯员倪崇管俊力文/图
和别的农民不同,崔明军对文化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不仅藏书、写书,还在自家小院里建起了“文化交流中心”,免费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让这个浅山丘陵的小村庄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
“交流中心”搭平台
今年50岁的崔明军是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高庄村农民,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酷爱文学的老崔利用农闲时间,创作短篇故事,先后在各类文学杂志上发表过300多篇文章,在当地文化圈里“小有名气”。
“他不仅自己创作,筹建的‘文化交流中心’更是人气爆棚。”柳河乡文化中心主任袁长清告诉记者。
从柳河乡政府出发,向西再走10多里路,路东山岗上的一个农家小院便是崔明军的家,也是“释然居文化交流中心”。院子叫“传统文化广场”,客厅是“静心书屋”,厢房分别叫做“曲艺室”和“书法室”……能利用起来的地方,崔明军都给它们取了“名字”。记者来到这里,也首先被浓浓的文化氛围“包裹着”。
“图书大概有2000多册,80多个种类,陆续还会有朋友前来捐赠。”崔明军说。
现在,老崔的“文化交流中心”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这里不仅天天有“书会”,每周六还有“戏友”前来助阵,吸引了周边村镇的大批村民前来看书、听戏。
“以文会友”交朋友
“最开始只想建个看书的地儿,没想到大家非常支持。”谈起筹建过程,老崔很是坦然。
去年6月,崔明军提出用他自筹的4万多元,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为“文友”和“戏友”定期交流的固定场所。没想到这个提议不仅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还获得了朋友们的一致赞许。
好友景国营第一时间拿出500多元退休金,帮助崔明军购置了弦子、锣鼓等乐器。
“老崔敢为人先,建个‘文化交流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景国营告诉记者。
随着出资朋友的日益增多,崔明军不仅得到了他们的“硬件”赞助,还得到了他们的“软件”支持。大家发挥各自特长,把新创作的曲艺剧本、书法、绘画、小说等提供给他,县剧团退休演员无偿前来义演,崔明军和他的“文化交流中心”名气越来越大。通过这个平台,一批退休老人、文学爱好者、乡土艺术爱好者相知、相识,并成了“忘年交”。
“惟德成邻”倡乡风
走进老崔的“文化交流中心”,书架上“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的横幅赫然醒目。在这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和贴画随处可见。
老崔解释说,“文化交流中心”不仅只有娱乐功能,宣传意义同样重要。
随着慕名而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访客之间并不认识。崔明军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把注意力从硬件建设转到了乡风的宣传上。
“希望通过我的‘文化交流中心’倡导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乡风。”崔明军说出了内心的愿景。这个皮肤黝黑、带着眼镜的农民,正在用自己对文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