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厚养薄葬 31年不占一分农田

  • 发布时间:2015-05-23 08:32: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玉磊吴华

  日前,笔者见到山东省武城县广运街道办事处果里村祠堂管理员刘中山时,他正在村里祠堂内打扫卫生。“我们村1984年就在村东头建起了祠堂,2002年因拆迁把祠堂搬到这里,5间平房只用了不到1亩地。村里去世的人骨灰全部安放在这里,不再往农田里安葬。”曾担任果里村支部副书记的刘中山参与了祠堂的修建、搬迁,见证了果里村31年来的风俗变化。

  两笔经济账把良田留给子孙耕

  长期以来,死人和活人“争地”的现象普遍存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台殡葬改革意见,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果里村积极响应号召,村“两委”筹资3000多元在建起了武城县第一个占地不到1亩“劳动人民纪念堂”,并成立了有村里有权威老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

  “老人去世讲究‘入土为安’,认为‘没有风光大葬就是不孝’。”刘中山对笔者说,最难转变的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传统思想。刚开始实行火化和骨灰入祠堂不入棺下葬时,遭到了村里一些岁数大老人的极力反对。

  为此,村“两委”算了一笔账:当时村里有1200余口人,耕地只有2800亩,平均下来一口人才2亩多地。由于果里村在武城县城北侧,属于城中村,自二十世纪90年代起,村里的耕地被依法征用后而逐渐减少,目前只有不到700亩。“剩下的这些耕地太珍贵了,我们村每年去世的人就有十几个,这些年来如果还是土葬,现在的农田里已经全是坟头了。”果里村党支部委员李绍良说。

  算完集体账,村“两委”又给老百姓算了一笔个人账:老传统土葬一副棺材400多元,加上雇人抬棺等费用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就达到1000多元,而火葬火化费加上骨灰盒等费用不足500元,更何况土葬占用自家良田还影响了收成。算完这两笔账,一些极力反对骨灰入祠堂的老人逐渐转变了观念,果里村的祠堂就这样建了起来。

  简化流程“冷清”背后获赞

  采访过程中,果里村党支部书记李绍俊向笔者讲述了他们村殡葬的流程:村里老人去世,通知红白理事会后,就把过世的老人从家运至祠堂的殡仪室,前两天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第三天进行尸体火化并装入骨灰盒,第五天完成简单的出殡仪式后就将骨灰盒放置进祠堂,亲属在祭日和清明节的时候就去祠堂进行简单的祭祀。“当祠堂的骨灰盒放满或放置年数多的,村里就将这些骨灰盒埋葬在祠堂西面占地5亩的公益性墓地,这块墓地是块盐碱地,种什么作物都不长。去年,村“两委”在征求全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集体拿出30万元对祠堂进行了扩建,目前面积已经达200多平方米,能放置300多个骨灰盒。”李绍俊介绍说。

  与此同时,果里村去世老人不但不入棺土葬,还取消了大摆筵席、雇鼓乐队等铺张浪费的陋习,出殡当天当事家庭不上酒席只准备大锅菜,仅此两项就能省下殡葬费用的70%。“这31年以来,村里办白事都严格限制烟酒饭菜标准,都明白大操大办是浪费钱,可是不办又觉得没面子,现在村里有了规定,大家伙儿都这么办,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咱老百姓也都支持和认可这个事了。”李绍俊说。

  前不久,村里孔令杰73岁的母亲去世,骨灰送进了祠堂,不办酒席,不雇丧乐,一场葬礼下来全部费用仅3000多元,和别的地方动辄就花个1万多元比省了2倍多。“这要在别的地方,不知道要浪费多少钱呢!谁也不想让人戳脊梁骨骂不孝,比着花钱。”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任且庭说。

  算好伦理账“厚养薄葬”蔚然成风

  “经过这么多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老人生前孝敬才是真孝、才是大孝。”李绍俊说,特别是随着武城县自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以来,着重抓农村“孝德”建设,群众逐建改变了“厚葬薄养”的观念,转而“厚养薄葬”,让老人生前颐养天年、死后丧葬尽量从简的观念已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不光是果里村,如今,武城县农村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大大减少,临街搭建灵棚、办丧扰民等现象基本绝迹。特别是今年,武城县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活动中,将全县395个行政村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划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个一”工程,并列入全县全县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去年,该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将30亩盐碱地规划为公共墓地,原有的墓地全部迁入,村内的耕地内不见一个坟头。

  “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逝后攀比,‘厚养薄葬’更应该成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生态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既顺应环保生态文明趋势,也符合节俭美德,传承孝道文化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德州市委常委、武城县委书记张传忠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