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普惠金融下的“小微”春天

  • 发布时间:2015-05-20 03:36:53  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目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成为今年国家各级政府给金融机构的“命题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举足轻重,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贴心、更加快捷的融资服务。2015年,在扶持小微金融的道路上,河南省金融机构积极寻找切实可行的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发展之道,有力促进了全省小微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郑州晚报记者 倪子

  小微金融“破局”将至

  2014年9月,国务院推出6条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资金列入地方预算。

  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小微企业是就业的容纳器,支持小微企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直接关乎“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有了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不难看出,小微金融“破局”将至。

  作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器”,我省银行业在河南银监局的指导下,积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服务体系,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有力促进了全省小微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截至2015年2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700.8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81.41亿元(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占比28.16%。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62.63亿元,同比增速24.76%,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同比增速6.46个百分点,在扶持小微金融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中小银行渐成服务小微主力军

  据统计,目前,全省银行业机构共有6000多名小微金融专职人员,各类小微企业专营机构超过400个,其中在全省170个县以上产业聚集区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为了给小微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不少银行机构更是建立了一批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例如,工商银行郑州紫东支行、中信银行南阳路支行、郑汴路支行、郑东新区支行以及浦发银行郑州裕丰国际酒店用品城小微支行、郑州泰祥汽车配件物流贸易园小微支行、郑州中西部水产物流园区小微支行等小微企业特色支行。

  为推动业务创新,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种类,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河南省的银行机构也铆足了劲。

  洛阳银行成功发行了5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扩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工商银行和信阳银行针对信阳毛尖产业开发了“茶益通”“茶香融”;中国银行为双汇供应链推出“双汇通宝”,与物流监管合作推出“监管通宝”,逐步形成小微金融创新“百家争鸣”的局面。

  此外,服务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选择。从成立之初,中小银行就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为此,中小银行将服务目标定位于小微企业,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中小银行具有机制灵活、产品创新的优势,致力于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门当户对”的金融服务。

  以郑州银行为例,该行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研发了无需抵押和担保的“小额宝”业务。通过产品组合和服务创新,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降低了小微企业运营成本,更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抵押难、担保难等瓶颈问题。

  互联网金融助推小微发展

  2015年1月4日,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完成了第一笔放贷业务,一名卡车司机拿到这笔3.5万元的贷款。

  毋庸置疑,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正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不论是网络小贷,还是股权交易中心,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发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互联网高科技给金融插上了翅膀,能够让金融覆盖更多的人群。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是非常好的补充,并从客观上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以支付宝、P2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有了快速发展。P2P等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属于民间金融的范畴,而普惠金融既包括已经批准的金融机构,也包括这些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就是要让老百姓和中小企业享受金融改革开放的成果。

  不过,业内人士坦言,普惠金融也是金融,越是针对风险承担能力较差的弱势群体,交易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如果不顾条件,一味追求政策宽松,降低信贷标准,甚至搞“运动式”普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有专家指出,发展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贷技术创新等工具将金融资源进行跨主体、跨市场、跨行业转移和重置,从而使得资金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服务可全面提升,让金融服务输送到社会“毛细血管”末端。

  小微企业仍是不良贷款重灾区

  轻资产、缺少抵押品、账目混乱、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除了极少数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可以依赖风投等形式直接融资,大部分盈利不错,但是成长性一般的小微企业,还是需要过贷款“独木桥”。

  而小微企业数以万计,其中绝大多数的贷款需求不足100万元,在无法提供合适抵押物的情况下,往往难以逾越银行的贷款门槛。现有金融体系与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不匹配、不适应,所提供支持和服务与小微企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此外,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短、经营风险大,能否保持小微企业贷款良好的资产质量,始终是考验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最大挑战。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在2014年加速恶化,这种恶化势头在今年可能仍将持续,而小微企业仍然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据悉,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中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上升36%,达到7670亿元人民币,是4年来的高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创下3年新高,达到了1.16%,超过了中国监管机构设定的1%红线。

  “目前小微企业如果将银行贷款拿去做正常的经营,这样出现不良率的风险比较低,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少小微企业拿着银行贷款转向做其他行业的投资和投机,这样风险很容易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何小微企业是不良贷款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道。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