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经济注入过量流动性
- 发布时间:2015-05-09 06:00:30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尽管经济目前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中国仍应以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而不能模仿西方推出大规模宽松政策
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是需要依靠改革、依靠结构调整来培育内生性的增长动力,不能把货币政策当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所谓“中国版QE”的讨论逐渐成为舆论热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我国经济目前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仍应以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而不能模仿西方做法推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向经济注入过量流动性。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是需要依靠改革、依靠结构调整来培育内生性的增长动力,而不能以货币政策提供的外生性动力为主导。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发展。
记者:最近关于所谓“中国版QE”的说法甚嚣尘上,QE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
郭田勇:QE是一个舶来品,又称量化宽松。这一概念最初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是指在利率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国债、企业债券等方式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刺激微观经济主体增加借贷和开支。
记者:从发达国家的做法来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触发QE?推出QE的效果究竟如何?
郭田勇:QE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的非常态情况下,出台的非常态措施。当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相继下调政策目标利率并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但经济仍未有明显起色,美日还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发达经济体均不同程度使用了量化宽松。
政策效果应该分两面看,货币当局购买政府债券,使投资者转向公司债券和股票等风险资产,提高收益,产生财富效应,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支持经济复苏和消除通缩风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量化宽松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难题,还有可能导致流动性泛滥。而且,并非所有国家使用QE后效果都很明显,欧洲、日本就要差一些。
记者:目前我国是否需要使用QE这种非常规的政策工具?
郭田勇:我国经济目前的确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出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如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工业增速等均不及预期,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大到要采取应急性措施的程度。中国经济还是应该在深化改革层面下功夫,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尺度,可以在稳健中适度松动,但仍应以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
记者:有观点称央行在前期降息降准之后,还会有其他跟进措施,这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强刺激”和“大水漫灌”,您怎么看?
郭田勇:是不是“强刺激”,要有一个数量标准。今年4月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释放了1万多亿元的资金,即使与之前的MLF、PSL、SLF等工具一起计算,释放的流动性也就是几万亿元,相对于我国百万亿元的存量货币来说,远远称不上是“强刺激”,更不是“大水漫灌”。
记者:货币政策在将来应当如何调整,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郭田勇:关键问题是,不能把货币政策当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QE释放流动性,可以解决一些表面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依靠改革、依靠结构调整来培育内生性的增长动力。货币政策提供的毕竟是外生性动力,如果以外生性动力为主导,有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结构扭曲被固化,调结构的过程被延缓,甚至可能导致改革的努力前功尽弃,这可能会为未来埋下一些不利的因素。
当然,经济增长也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速不能掉得太多,否则也不利于为改革提供合适的环境,货币政策还是要把握好度。
记者:当前,应如何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
郭田勇:还是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比如发展直接融资,使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注册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间接融资方面,应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比如设立民营银行,发展更多中小型金融机构等,这都会有助于引导货币投放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环节中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