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为博物馆募集到400多件珍稀标本

  • 发布时间:2015-04-24 15:31:2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郭文才

  人物简介

  左焕琛,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解剖学会总顾问;她曾多年在政府部门工作,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等。她更是一名科普传播者,从2001年起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科技馆理事长,荣获中华慈善奖最佳行为楷模和中国科技馆发展贡献奖。

  采访印象

  过去的一周,上海最热的词莫过于“自然”两字,上海自然博物馆4月18日开幕,人气爆棚;4月18日-22日,“201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在全市范围内火热举行,吸引了姚明和诸多国际名人的广泛参与。在这两大热点的背后,都有一家社会组织在运作——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而她的“掌门人”就是左焕琛教授。

  14年多来,左焕琛教授领衔的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和实物价值2.5亿元,特别是从国外募集了总数500多件世界珍稀野生标本展示在上海科技馆和新自然博物馆,填补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收藏空白,极大推动了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国际自然保护周”打造上海名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的“自然景观”似乎并不太充裕,比起很多省市的名山大川来说,有点相形见绌。但这并不影响上海成为关注自然和科技最热门的城市之一。

  4月18日,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馆,这是上海首次举办以保护自然为主题,具有国际性的科普公益活动。今后,活动将通过每年一届,逐步将自然保护领域的国际权威机构吸引到上海,在自然保护周的平台上,推动国际化合作发展。在今年自然保护周期间,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一系列特色活动“上线”,为提升市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与实践能力,凸显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

  保护周分别在本市科普场馆、图书馆、高校、社区、园区举办21场名人讲坛,邀请了16名在国内外有很高知名度或者有独特经历者作为报告人。姚基金创始人、著名运动员姚明就《姚明和大象的故事》进行演讲,通过讲述在非洲与大象互动的亲身经历,号召人们“保护大象,拒绝象牙”;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就《从课堂到原野——博物馆教育与自然保护》,讲述了依托以博物馆为基础的青少年自然科学项目。

  作为自然保护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本次活动中起到了发起、策划的作用。左焕琛教授说,自然保护已成为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重启”,以及自然保护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此次自然保护周活动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有望打造成上海的一张新名片。

  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走进新落成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每个人都会被其中的展品所震惊,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品,特别是紫羚羊标本,目前全世界野生的仅100多头,已知的该物种标本只有20多件,基金会一次就从贝林先生处募集到2件。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上海科技馆梁兆正副馆长介绍说,“在自然博物馆的1000余件珍稀物种标本中,有400余件就是通过上海科普发展基金会募集而来,可以说没有基金会,也没有如此完美的新自博馆”。现在展现在上海市民面前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募集来自于国内外捐赠和个人收藏。

  世界著名的慈善家贝林先生是左理事长的老朋友,这次通过基金会劝募,又为新自然博物馆捐赠242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还有一批非洲马赛人服装与器具,其中既包括典型的非洲动物标本斑马、大象和长颈鹿,也包括难得一见的非洲狮、猎豹和紫羚羊。还有一批来自北美洲和欧洲的珍稀标本。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故事,每一次募集背后均有一个感动人物。浙江企业家季新天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甘肃一带经商时,收藏了一批古生物化石,本想在家乡投资建设一个地质公园。左焕琛和他见面时,介绍了正在建设新自博馆的情况,动员他将这些标本放在新馆展示,使更多公众能够来欣赏这些古生物标本,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最后他愿意赠送左理事长个人铲齿象、三趾马、鹦鹉龙等五件古生物化石,另外100多件古生物化石免费长期提供给新馆展示。恐龙一直是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的马门溪龙一直是老上海人心中对自然博物馆的记忆,为新馆募集化石含量高的恐龙一直是基金会的牵挂。基金会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与云南省各相关部门和国土资源部等的多次协调,两具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终于落户自然博物馆。

  为了使新馆能进一步体现“科普和文化艺术的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基金会多次拜访北京“非洲艺术小镇”创始人,坦桑尼亚国家马孔德艺术家协会会长李松山夫妇,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现在200余幅TINGAYINGA非洲艺术画和大型非洲马赛人和动物木雕展现在非洲动物展区的入口区。此外,为了支持上海科技馆建设,左焕琛领导的基金会从上汽集团募集新能源概念车——叶子车;从IBM募集“Try Science”互动展项等等。

  为“万众创新”当人才培养储水池

  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前行,即使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同样离不开科学普及。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市民的科学素养指标为13,虽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省市,但距离国际化城市17的指标仍有距离。左焕琛说,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科普教育基金会将协助政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实现“万众创新”出一臂之力。

  目前,基金会已经构建了一套覆盖3至18岁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英才培养计划,包括明日科技之星、开放式学生论坛、科技拓展基地、小小未来科技之星、赛复创智杯、赛复DIY实验室、赛复科技普夏令营等活动,这些活动项目引导学生“跳”出书本,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资源。明日科技之星项目是沪上最负盛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赛制之一,仅2013年全市就有237名中学生获得市级评选资格,12学科领域、20名学生获得明日科技之星称号。

  “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五年来资助45个项目,资助金额近百万元,有30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由中学生自己选题,在科学家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设计、开题报告、研究过程、研究成果汇报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青浦高级中学与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结对进行的课题探索,课题组学生从此爱上了农业,决定报考农学院致力于农业研究,上大附中与上师大生科院结对,完成了蚂蚁筑巢的3D重建立体图像,这课题荣获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极大激发了广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

  基金会创办和发展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各类科普教育活动,除了创新英才系列外,还包括慈善科普系列、资助奖励系列和论坛展览等系列。如每年邀请农民工子弟5000余人次走进科学殿堂,流动科技馆年均巡展200余场次等。基金会自2012年起设立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成果和传媒,总数不超过38项。资助社会科普公益项目每年100万余元,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诸多科普影视作品的推出,扩大了传播渠道,增加了受众面。

  【相关链接】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

  2015年1月,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科技馆“赛复流动科技馆”捐赠仪式在甘肃省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举行。30件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精心挑选的流动科技馆展品,以及动手制作材料、科普影视作品等科普衍生产品亮相。9月份,流动科技馆将融入学校的科学课程,成为山里娃学习科学的新“窗口”。它们还将在环县300多所小学巡展,让上海的优质科普资源辐射全县。

  流动科技馆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小型化、标准化,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展品,便于流动到人们最需要的地方。“赛复流动科技馆”已覆盖上海17个区县,并走向长三角,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远赴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上海援建地区,以及江西、安徽等革命老区。流动科技馆只是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自创的一个品牌科普公益项目,类似的还有科普夏令营、盲人科普之旅、老人学科普和DIY实验室等。

  为了公益找钱花钱

  左焕琛,一位75岁的老人,为了科普事业,十多年始终如一日,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基金会的募集和项目运作上,她曾在美国黑鹰博物馆里被丢弃的废物中“捡回”了深受观众喜爱的“蜘蛛展”,她曾一年内三次赶赴新疆喀什送去流动科技馆,正是她的亲力亲为与推动,引领了基金会的发展。

  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主要是两项,说得简单点,一是找钱,就是募集;二是花钱,就是通过项目资助和活动使募集到的资金和实物发挥最大的作用。这里主要说说基金会的募集。

  科普基金会在资金募集方面,一是努力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二是通过加强与美国应用材料、安利公司、上海贝尔公司、上海庄臣公司等公司,以及港澳地区和本市上汽、明华等市区企业的合作,加强项目和募集的融合。通过与市慈善基金会、市老年基金会、市儿童基金会等合作,设立科普专项基金。

  募集的资金如何保值增值,关系到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会每年利用存量资金进行保值增值,争取沪上知名金融机构支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将理财收益补充公益资金开展科普公益活动。

  正是有了基金会坚实的募集工作,遵循公益市场的基本规律,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上海科普发展基金会的发展将进入又一个新阶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