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非正规网络问诊被卫计委叫停

  • 发布时间:2015-04-20 09:31:49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祁营洲

  不用出家门,不用排队挂号,甚至不用出钱,直接登录医疗网站,敲敲键盘就能“摸清”自己身体出现的不适情况,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网络问诊经历。然而,正常看病须走“望、闻、问、切”等程序,而大多数网络问诊只是一个“听”字,这样的问诊方式靠谱吗?

  近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除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治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亦有专家提醒,网络问诊须谨慎,如要得到科学诊断,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

  问题一:隔空看病或误诊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代,网络也成了很多市民寻医问药的场所,似乎网络问诊比去医院更快捷、更省事。记者了解到,不少患者会通过一些健康网站,比如向“在线医生”进行咨询,亦有患者会采纳“在线医生”的建议。

  目前,互联网上仍有不少专门提供网络医生的网站。记者搜索发现,此类网站多数都是免费的,并进行了科室划分。然而,多数网站并未展示医生的任何从业资质证明,个别网站上还有各种医疗器械及药物的广告。

  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网络问诊”,记者发现,不少媒体报道过患者因轻信网络问诊而造成误诊的事件,甚至有人因为通过网络盲目搜索药物,结果吃了令自身严重过敏的药物而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险些酿成悲剧。

  4月14日,记者在一家健康网站以“我有点头晕,吃东西还呕吐”为由进行咨询,“在线专家”回复称“可能是受凉了,建议到医院或正规药店接受进一步诊断,不要自己随便吃药”。

  问题二:以医生建议的名义推荐药品

  记者了解到,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在网络上只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咨询,而不能看病、开处方。但有些网站却打“擦边球”,以医生建议的名义向患者提供“诊断建议”、推荐药品。

  近日,在国家卫计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除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目前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的工作还不允许开展,“可以进行健康方面的咨询”。

  对此,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执业医师法》要求医师在采取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之前,必须要亲自诊察和调查。

  探究:互联网医疗何处去

  禁止网络问诊,是否就让互联网医疗服务无路可走了呢?

  刚刚推出“微医”平台的挂号网总裁廖杰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互联网医疗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医院以在线聊天、电话、视频等形式实现了跨空间的实时医患沟通,远程解答问题及会诊,轻、慢性病患者将免受奔波、排队之苦。

  “网络问诊”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秘书长何道新表示,网络问诊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它可以帮助个别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通过自我保健和理疗缓解病情。但看病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西医的“视、触、扣、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基本步骤,在没有当面接触患者的情况下,都难以很好地完成。特别对于疑难杂症的患者,仅靠网络的病情描述,医生就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做诊断,未免有些草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儿科主任郑成中认为:“由于患者提供的信息未必全面,医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提出明确建议。比如对于发烧患儿,除了需要其体温信息外,还要看是否伴有咳嗽,手和脚是否发凉,皮肤苍白还是灰的,这些都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信息。因此,必须看到患者,才能确诊病情”。

  专家提醒,在医学上,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能呈现出相同的症状。没有当面诊疗,网络上的医生如果仅根据患者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可能会导致误诊。

  “从医疗安全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网上不能看病,只能咨询,否则属于非法行医。网络问诊是个好方式,但它只是一个参考。医学是复杂的,网络问诊一定要选择专业医师咨询,防止有些网站为了达到商业目的,雇用没有专业资质的人误导患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也表示。(据《羊城晚报》)

  链接

  如何避开网络问诊陷阱

  专家表示,在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当下,利用网络进行健康咨询时应注意几个问题:要确认该网站及其医生是否具有资质,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可登录卫计委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输入相关人名查询,以辨真伪。

  正规医院的医生在提供网络咨询服务时,一般只提供治疗原则、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不会随便推荐具体的药物。对于网络医生给出的诊疗意见,患者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将其视为最后的诊断结果,建议患者还是到正规医院确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