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广接地气锻造新军

  • 发布时间:2015-04-18 02:31:0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沈建华通讯员郭海红

  近年来名气渐大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仅去年在全国叫响的新闻就有: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功举办2014年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组竞赛项目中囊括了4个项目的第一名,8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

  今年初,记者参加该院举行的毕业生校园双选会,耳闻目睹毕业生受需方欢迎的场面和情景,来自省内外的456家单位,为该院2664名应届毕业生带来了9567个工作岗位,供需比达到1∶4。辉煌背后的创造与创新,更让人耳目一新。

  “农业职校要培育现代农业人才的先行军”

  “‘把学生利益放在心上,把社会责任放在肩上’,这是我们办好农业职业院校的工作理念;农业职校要培育现代农业人才的先行军,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机制,努力打造现代农业职业院校特色。”学院党委书记俞卫东说。

  在生态环境优美的苏南句容市境内,年均培养1.3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吸引众多学子的不只是这里优美的环境,更有许多很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和技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的创新。

  “新禾园”大学生创业计划,由学院拿出22亩葡萄基地给在校生进行创业,并采取“零投入,后结算”的模式,解决前期资金投入的问题。即每年每亩葡萄园的承包费由学院补贴,创业者前期不需要投入,等到葡萄销售后结算。

  学院选聘校内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葡萄生产管理的老师为技术指导,聘请行业技术工人从事兼职生产指导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动员农村葡萄种植大户,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人或合作人,为大学生创业穿针引线连接市场。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人或合作人,充分发挥他们市场信息灵、技术成熟、产品包销等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扶,努力降低和化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目前已有6名在校生入驻园区进行承包经营。

  江苏农博园生态有机高架草莓生产技术体系为该院首创,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代表和游客的赞许,并在首届全省“宜兴陶都杯”草莓评比中摘得金奖。记者见到那七彩田园和百花溪景观,既生产新奇农产品,更生产新精神文化。

  校园内的江苏茶博园,承办了2014年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举办了“江苏省‘中江杯’首届制茶能手手工制茶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被列为句容市乡村旅游副会长单位、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的“茗苑曲毫”绿茶,在2014年江苏省第十六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中再获“特等奖”,全年接待了近200个国内外考察旅游团队。2014年学院累计接待各类游客2.6万多人次,比上年增加34.5%,由此培养的“新茶农”备受欢迎。

  农学园艺系学生小鲍,是江苏农博园温室园艺种植的管理者,在自己手头上种植的作物,一年内长了一茬又一茬,果实不仅大,口感也好。“掌握运用好这套智能控制系统,回去办个现代农场没问题!”即将走出校门的“新农民”小鲍说。

  机电工程系为江苏农博园设计研发的该控制系统,高度集成了多项学科先进技术,可对温室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实现远程监控及手机监控。这种系统学院已在多个示范点温室进行应用示范。

  “强农富民要首先强农业技术富农民脑袋”

  “农业职业院校如何接地气,发挥好自身优势,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思考解决的问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巫建华介绍,作为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成员单位,近年来,他们作出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探索。

  在镇江句容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致富,找亚夫”,说的是全国劳动模范赵亚夫的先进事迹。现在流传的话语又多了句“要草莓,找王子。”这位“草莓王子”就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全智老师。

  2009年5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启“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王全智主动报名,深入到泗洪县魏营镇前营村,负责那里1000亩草莓的技术支持。他探索出的“高架草莓”,产量上升了20%~30%,效益比陆地草莓翻了一番。

  走进该院的江苏农博园,一条蓬勃葱茏的草坪大道直扑眼帘。这条大道曾被草坪界资深院士任济周命名为“天下第一路”。该院发明的这项无土草坪毯生产新技术,不仅成为国家专利,如今已被江苏确立为高效规模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采用无土草毯专利技术可以不用土甚至可在水泥地上种草坪,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草坪生产破坏土壤耕作层的难题,有效保护了基本农田,同时还可以像地毯一样卷起来,具有重量轻、易运输、成景快、防杂草等优点。

  学院以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学院以所在地句容市为中心,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周边的5个乡镇1000多个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为农户提供良种和生产技术,保证产品收购。

  目前,学院在全省20多个县市建起了草坪生产基地9万多亩,确保每亩收入不低于2000元,带动农户两万余户。草坪草生产发展呈燎原之势,获得了农业部中华神农二等奖,被远近农民称为带着他们赚钱的“致富草”。

  彩叶苗木是学院以草业为龙头托起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方产业。几年来,学院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彩叶苗木品种186个,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推广面积两万多亩。

  如今,学院已建立彩叶苗木繁育基地2500亩,彩叶苗木示范村1个,种质资源库40亩,推广示范基地6个,生产种苗4.2亿株,推广1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9.87亿元。北京奥运村等多个全国大型项目都可见到学院繁育的彩叶苗木。

  “原先一株苗只能卖1元钱,现在最少可卖20元!”溧阳市戴埠镇牛场村种植户蒋良友,望着育株成功的火焰南天竹,难掩心头喜悦。牛场村有种植南天竹的传统,但因为产能低、销路不畅等问题,特色农业产业始终难以取得突破。后来经过该学院“挂县强农富民”专家组近6年的努力,成功解决了南天竹新品——火焰南天竹快繁技术难题。“过去繁殖培育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现在农林职业学院的专家帮我们解决难题,今年的收入最少能增长5倍。”蒋良友说。

  近年来,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践中,该学院围绕草业、应时果蔬、彩叶苗木等5大产业和种苗脱毒、葡萄限根栽培等10项先进实用技术,与苏南、苏中和苏北7个县市的34个村对接,打造了37个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服务农业现代化,先要助推农民现代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要素非农化倾向凸显,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突出,苏南已经出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经营人员匮乏的现象,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早已‘箭在弦上’。”巫建华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需要院校从产业技术上帮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人才要素培育和成长的合力。

  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是2014年该院的一大手笔。在农业部和教育部指导下,由学院和隆平高科公司共同牵头组建的这个集团,为全国四大农业职教集团之一,目前已拥有134家成员单位,成员单位涵盖全国30个省区市。

  俞卫东介绍,该集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遵循“平等、合作、创新、共赢”的准则,加强政校行企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拓展了农业办学空间。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农科专业“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是该学院的一大特色亮点。他们先后与多家企业及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合作办学,企业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同实施“英才培养”计划。

  2013年,苏南太仓市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与该院采取政校合作、政府买单、定向招生、定岗培养的方式,开设了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太仓班”。开班一年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得到了委培方的充分肯定。

  2014年9月,学院迎来“方源班”的21名学生,在这里他们将“修炼”3年,最终进入现代农场成为“农场主”。这是该学院继“太仓班”后,再次通过财政资助学费、学成安排就业的方式定向培养的现代职业农民。

  “今年我们与江苏方源集团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拿出正规招生计划,通过4月份的自主招生考试择优录取了21人。现在看来,当农民也成了职业选择的‘香饽饽’。”学院副院长简祖平介绍说。

  今年3月16日,该学院与句容市政府签约,联合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工程。学院优选电子商务专业100名学生,进村入户与句容100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开展手把手帮扶和服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江苏唯一一所农业类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广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地气,不断创造创新。记者相信,他们创造的更多辉煌,将会展示在更加广阔的天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