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票乎运营总监:希望各公司共同努力将票务市场"蛋糕"做大

  • 发布时间:2015-04-13 08:2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3日讯(记者邵希炜)4月9日至10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演艺北京”剧目交易会现场发现,除了近60家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众多创作机构参展以外,本次剧目交易会还吸引了票务方面的企业参加。其中,一家名为“票乎”的展台吸引了记者的眼光。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在票务市场领域,大麦网、永乐票务等公司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而淘宝、京东等综合类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涉足票务销售业务。那么,这个4月1日刚刚上线的移动端购票APP又有什么优势,如何与其他票务机构竞争呢?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票乎”的运营总监骆昭。

  

  票乎展台

  谈入局:演出行业或将成文化产业下一个增长点

  在回答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票乎”为什么选择进入移动票务市场时,骆昭表示,2014年,中国商业演出票房近百亿,而且国家频频出台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他认为演艺行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文化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因此,“票乎”决定进入移动票务市场,也是因为看好其巨大市场潜力。

  谈行业:希望各公司共同努力将票务市场“蛋糕”做大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在票务市场领域,大麦网、永乐票务等公司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而淘宝、京东等综合类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涉足票务销售业务。因此,记者询问骆昭,“票乎”如何与其他票务公司竞争呢?

  骆昭表示,大麦、永乐等票务公司的出现,打造了整个行业的生态,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进入演艺票务行业,而且希望这些票务公司可以共同努力,将票务市场的“蛋糕”先做大,然后再分“蛋糕”,这样每个公司分得更大的“蛋糕”。

   谈问题:国内演出行业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目前,票务市场“乱象”滋生:观众在正规渠道买不到票,反而可以从黄牛手中买票;有些演唱会还没开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假票等等。骆昭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卖方与买方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些乱象的重要原因。他说:“多渠道的销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演出商项目推广的需求,但增加了演出商的管控难度,同时也给购票用户带来了困扰,分不清票品的真假,也无法确保一定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演出票。”

  骆昭表示,“票乎”与其他票务公司的业务不同,主要是想以C2C的方式让买卖家对接。他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北美的票务转售平台stubhub和欧洲的Viagogo都是票务C2C平台成功的例子,这两个公司通过七到八年的运营,能够实现年二三百亿美金的成交量。“票乎”就是借鉴了这两个平台的运作模式,努力解决国内演出行业买卖双方信息对称的问题,让买家可以买到期望的演出票。

   谈票务真伪:二维码电子票不存在防伪作用

  作为票务C2C平台,交易的演出票的真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目前,各大票务公司均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防伪,但由于很多歌迷有在网上晒门票的习惯,其中很多忘记遮挡二维码和验证码,这样就有可能造成这些重要验证信息的泄露,从而被复制到假票上。即使购票者通过官方软件扫描二维码或者验证码后证明是真票,入场时也会被识别出是假票。

  骆昭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目前多数电子票是二维码,但是二维码只是一个链接,极易复制,因此二维码不存在防伪的作用。“票乎”正在研发新的电子票形式,最快将于年底问世,这将大大降低假票出现的可能性,并方便电子票的正常流转。

  此外,骆昭表示,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失,“票乎”采用演出行业独有的交易担保方式,来确保卖家不会收到假钞,来保障买家不会买到假票。同时,“票乎”还通过独立的评级系统,来记录和体现交易双方的信誉等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