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马克宣:见证中国动画片黄金时代

  • 发布时间:2015-04-13 08:32:06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被誉为“中国宫崎骏” 曾制作《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动画

  马克宣是谁?这是许多人在听闻他逝世时的第一反应。从《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到《三个和尚》,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优秀的国产原创动画片,而马克宣就是当年参与制作、设计并绘出其中的动画形象的一名原画师,曾被誉为中国的“宫崎骏”。

  他是上个世纪中国动画片黄金时代的见证人之一,也是几代人集体记忆的一名创造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怀念马克宣,也是在怀念我们的童年,以及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

  经历辉煌:

  横跨两个国产动画片黄金时代

  “我们的动画片有两个黄金时代。”著名动画片《黑猫警长》的制片人印希庸说,“一个是建厂之后、‘文革’之前,《大闹天宫》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水墨动画片也是那时候有的,制作出来了《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另一个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制作了《哪吒闹海》《三个和尚》《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那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辉煌、最鼎盛的年代。”

  马克宣的职业生涯,横跨了这两个时代。他在1959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当时建厂才3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其时刚满20岁。他学的原本不是动画专业,但是因为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被老一辈艺术家们冠以“小神童”的称号。“他绘画基本功好,又勤奋,刻苦钻研业务,有专业精神。到厂之后,他和老一辈的人相处得很好,很多导演喜欢他。”印希庸说。

  作为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年轻的创作人员,马克宣在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跟着当时鼎鼎大名的导演、动画艺术家特伟、钱家骏、万籁鸣等人。在他进厂后一年(即1960年),中国的动画片终于突破了单线平涂的传统技法,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动画片类型——水墨动画片。创作的初衷,就是想让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动起来,结果便是如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小蝌蚪找妈妈》。

  做事到位:日本人一直想学水墨动画技术都没学会

  熟悉马克宣的人对他一致的评价是:极为认真、严谨,做事情非常到位,能多做一分就绝不少做一分。和他私交甚好的朋友向华甚至颇为伤感地说:“其实我觉得他是累死的,他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事无巨细都要抓。教学也是,他做得比学生都要多。”

  1988年,马克宣和阎善春联合执导了水墨动画片《山水情》。片子出来之后,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山水情》也因此被视为马克宣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印希庸说,在《山水情》之后,迄今再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墨动画片诞生。 “在一些广告里,有一些假水墨动画效果,那不是真的。”向华说,“水墨动画片的原画非常难画。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全靠手画,画好之后再拍,一笔下去,笔墨有浓淡。因为用的是毛笔,非常容易变得浓淡不一。但是你要让它动起来,每一块晕染的程度都要保持前后一致。所以,每一笔浓淡的分解变化,都要分别拿出来进行不同的曝光,让它达到一个虚和实不同的比例。这个很困难。这个技术日本人一直想学,到现在都没有学会。完成一部水墨动画短片,需要很多人做上三四年。”

  “水墨动画片的特殊工艺,就是见功底的地方。现在有电脑了,比如一幅画,虚实可以分出三、四、五层就很难了;但是马克宣能分到八、九、十层,这就是功力了。”印希庸说。

  朋友遗憾:他走掉以后,很多技术就没有了

  《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的片长都只有20分钟,《山水情》的片长是19分钟。“水墨动画片强调意境,不是靠情节取胜。《山水情》的情节特别简单,《牧笛》的情节也简单。它们靠的是绘画风格,以及导演极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向华说。

  众所周知,《小蝌蚪找妈妈》的风格来自齐白石,《牧笛》的风格来自李可染。《山水情》呢?“马克宣在制作《山水情》时想创新,想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之前的水墨动画片的风格有一点不一样。”印希庸说,“《山水情》的画风偏柔美细腻,来自吴山明。”

  《山水情》没有对白,从头到尾都是配乐。“导演希望大家光凭看画就能看懂。事实上,这部动画片是先有音乐,再配画面的。但是整个画面看起来仍旧很顺畅、和谐,给人一种享受。”印希庸说。

  1992年,马克宣独立执导了《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这部片子在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得教育片奖。“除了水墨动画片之外,马克宣特别致力于做漫画类动画片。”向华说:“之前,他和阿达合作了《三个和尚》《超级肥皂》《门铃》,都是这一类型的动画片。”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人探索这种类型的动画片。

  在向华看来,马克宣的逝世,首先是“动画技术的一大损失”,“他逝世以后,很多技术就没有了”。另一个遗憾,或许是中国那一代动画从业者的遗憾,就是“那一代人都没有怎么做过长片”。

  向华说:“所有的长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全是联合导演。当然后来有了《宝莲灯》,但是那已经是商业片了。”

  学生追忆:他是最认真的老师

  还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就读的周梦迪,也曾有幸跟马克宣老师学习中国动画史及世界动画史课程。

  “马老师上课很敬业,每次都比我们去得早,等着我们。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也能被他讲得很有意思”。

  今年1月时,学期结束的那场作业汇报让她记忆犹新。平时18时~21时的课,因为内容量大被延长到了23时才结束,75岁的马克宣老师扶着椅子的把手才能缓缓站起来,对每一组作业都进行了详尽的总结点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课外,他常常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并强调“一定要真心喜欢动画片才可以,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别人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周梦迪是他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因为1月结课后马克宣老师就被查出了肺癌。“看到他的离世消息觉得很突然,脑海里都是平时在校园里看到马老师穿着长风衣的身影。他看见我们会一直笑着打招呼,那好像还是昨天”。

  (本报综合)

  马克宣代表作回顾

  《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

  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获奖记录】1961年瑞士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三个和尚》(1981年)

  【获奖记录】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哪吒闹海》(1979年)

  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1980年成为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

  【获奖记录】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