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追逐文明 收获幸福

  • 发布时间:2015-04-07 05:29:39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明推动进步,进步孕育幸福。

  早在1985年,刚刚建市4年的金昌市就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响亮口号,踏上了追逐文明、追逐幸福的征程。

  30年来,历届金昌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场接力赛,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愈来愈强。

  今年2月28日,金昌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我省国家级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30年的创建梦想终于变为现实,30年的辛勤耕耘结出丰硕成果。祖国的“镍都”,向世人展现出现代文明城市的非凡魅力!

  在改善环境中创造幸福

  位于金昌市永昌路一带的西干渠,过去与两侧数百间破旧不堪的土平房连成一片,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被戏称为“龙须沟”。

  近年来,金昌市先后投入1.6亿元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截至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三期工程将于今年7月竣工。昔日的臭水沟变为长约5公里的龙泉景观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景色如画,成为沿线5万多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时节,占地400亩的金川区紫金花卉种植基地,满目绚紫的薰衣草、马鞭草、琉璃苣和金灿灿的向日葵、油菜花、虞美人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迷人画卷,吸引数万名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休闲度假。

  金昌市地处戈壁荒漠,风沙大、植被少,自然环境严酷。在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舍得投入,先后重点实施了金川公园、金川科技广场、金水湖景区、长泰花园、龙泉景观带、新华路景观带、北部防护林、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龙首湖景区、紫金花卉种植基地等一大批景区绿化工程,形成了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见绿。近几年,全市绿化投资超过7亿元,增加园林绿地面积168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6%和36.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7平方米。(转3版)

  (接1版)

  二氧化硫是造成金昌地区环境污染的“元凶”。对此,金昌市地企联手,下大气力整治环境污染,还百姓碧水蓝天。金川集团运用新工艺新设备对冶炼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利用二氧化硫烟气生产硫酸能力已由“十五”末的年产75万吨提高到目前的年产252万吨,二氧化硫回收率达到96%以上。金昌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一批知名企业,以当地硫酸、氯气、电石渣等为原料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不仅变废为宝,还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全市先后淘汰永昌发电公司总装机容量29.9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金泥集团等水泥企业10条立窑生产线、金铁集团15万吨高炉,关停取缔了12家小造纸厂、5条铁合金生产线、17家土法石灰窑、2家小化工企业和2家小炼焦企业,淘汰了160多台供暖锅炉。

  在创建文明城市、营造幸福美好家园的过程中,金昌市注重人性化,突出精细化。环卫部门根据当地风沙天气较多的实际,将垃圾箱全面改为地埋式,防止大风吹跑废纸、塑料袋等垃圾。以前道路两旁的道牙全是直角型,路人不慎摔倒后容易撞伤,现在所有道路上的道牙全部安装成了圆角型。在广场和人行道上铺设了防滑砖,增设了盲道,放置了木质座椅,方便市民在行走或活动时休息。公共厕所全部免费开放并设有洗手用的热水,防止冬天冻手。为了给残疾人创造便捷的出行、生活条件,在道路、商场、公园、公厕全部建有无障碍设施,市图书馆设置了盲人阅览室,配备了视听软件、盲文图书及有声读物等,并免费提供服务。

  在提升文明中追求幸福

  在金昌市区繁华地段的新华路昌华巷,如今建起了一条“道德街”,将百余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彩色照片和主要事迹用图文并茂的展板一一展示出来,供市民参观学习,成为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今年78岁的李洪启,是金川区龙集里社区的一名退休职工,他18年如一日用心血和汗水浇绿了大片戈壁荒滩,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为此,金昌市文明办和兰州电影制片厂以李洪启为原型,创作拍摄了微电影《追梦》,宣传他的感人事迹。

  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金昌市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环境中熏陶,让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和谐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崇高目标。

  市、县(区)宣传部门和文明办精心设计载体,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依托社区文化活动室和乡村舞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秧歌、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制作了印有“24字”内容的纸杯、围裙、手提袋等,免费赠送给广大市民。印制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张贴画、宣传展板和公益广告,在全市各楼栋、商铺张贴,使“24字”基本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从2012年开始,金昌市启动了“道德讲堂”活动。两年多来,市民们熟知的上百名身边好人、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纷纷走进“道德讲堂”,深情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到目前,全市已建立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道德讲堂”220个,设立市、县(区)“道德讲堂”总堂3个,先后开展活动500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

  为了用道德实践活动感化人、培育人,近年来,金昌市持续开展“金昌好人”“最美金昌人”“中国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金昌好人70名、最美金昌人10人,表彰市级道德模范20人、提名奖23人,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获全省道德模范称号。

  金昌市委、市政府建立奖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年都要对获得全国、省级、市级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给予2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目前,全市90%以上的各级各类集体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文明单位(行业),94%的社区建成县(区)级以上文明社区,86%的村镇建成县(区)级以上文明村镇,有10512户农户入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全市2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开展扶贫助残、关爱老人、环境保护、交通疏导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8万人。

  在惠民利民中乐享幸福

  金川区宁远堡镇高岸子村紧邻金昌市区,过去居住零乱,房屋破旧,脏乱差问题突出。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区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建成和城市社区相媲美的农民新村住宅小区,75栋造型别致的新楼房拔地而起,高岸子村和邻近村的2500多农户搬进了新居,实现了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居民。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市、区政府投资1.1亿元,建成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金川区第二小学,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设有60个教室,可容纳2000多名学生就学。

  33岁的盲人焦君红,是金川区金水里社区居民,一直租住在一间缺水缺电的土平房里。2014年春节前,政府给他分配了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楼房,每月只需交30元的租金。和焦君红一样,目前全市已有460多户城镇困难残疾人家庭住进了政府分配的廉租房。

  从2013年开始,金昌市的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包括残疾军人、烈士遗属、抗美援朝老战士等均可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惠及93412人。

  金昌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一律重新登记变更为“金昌市居民户口”。同时,跟进出台与户籍制度相衔接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配套政策,农户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建设高标准校舍,使全市城乡学生享受到了大体相当的优质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先后投资10.8亿元,组织实施了金昌大剧院、市传媒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所有乡镇建起了文化广场、文化站,在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广场,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市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保制度城乡并轨,城乡居民享受统一的医保待遇。坚持就业城乡公平,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按照普惠、均等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低保、五保供养、优抚优待、临时救济、教育救助、高龄补助、残疾人补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许多社会福利待遇也开始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