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这张“名片”值得骄傲(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

  • 发布时间:2015-04-03 05:39: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蒋建科 余建斌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者,也是一张值得骄傲的国家名片。

  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这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团队匠心独运,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也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直接将卫星送入了工作轨道。这种发射中高轨航天器的新模式,实现了与美俄航天强国同步。

  无论是参与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还是自主形成了以长征火箭、神舟飞船、东方红卫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用自主创新铸就了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品质可靠,发扬航天精神打造100%合格产品

  高科技,高品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品牌形象,已获得广泛认可,成为实力与信誉的保障。

  运载火箭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航天水平的高低。迄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以11次100%的发射成功率,向世界展示中国“神箭”品牌的风采。“长征二号F”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用于载人的全新的运载火箭,各类总体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一流火箭标准。

  运载火箭研制队伍发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做出“确保产品开箱合格率100%、上箭产品合格率100%、测试设备合格率100%”等郑重承诺,打造出了经得住考验的产品质量。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火箭第一次发射世界一流航天强国美国的卫星。“在现场经历多少次发射,那次发射特别激动。不只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旁边人的心跳也能感受到。”孙家栋院士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2014年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200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的第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93%;第二个100次发射仅历时7年,成功率98%。200次的发射历程不仅有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不懈追求,更有对打造一流品牌、不断追求完美的注解。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商业发射服务和整星出口业务的拓展,中国航天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知。

  重大创新跨越,助推中国航天跟紧世界步伐

  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来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成功,既是培育品牌,也是集中展示品牌形象和实力。

  从1999年至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成功研制10艘神舟飞船和1个目标飞行器,先后突破载人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研制过程中,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要进行着陆冲击模拟试验。为了得到的数据更真实、准确,科研人员精心铺就一块篮球场大小的特殊“着陆试验田”。飞船按计划是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回收,试验用土就按照内蒙古大草原当地土质的有关参数,照“方”配“土”,“配方土”经过多次分层碾压,达到四五米厚,做成一块土质软度与飞船返回舱真实落点一致的“试验田”。凭借这块“宝地”,攻关小组获取了大量试验数据,检验了缓冲系统在航天员着陆时的缓冲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技术革新。

  经过一次次重大创新跨越,神舟飞船达到和部分超越国际同类飞船的技术水平,一支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团队托举起了中国神舟飞船品牌。

  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嫦娥三号任务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打造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以无懈可击的完美表现,在浩瀚太空为我国航天事业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如何让“嫦娥三号”在月面上落得稳、轻盈落,是拦在嫦娥三号团队面前的第一道坎。面对“采用国外已经成功应用的气囊缓冲式着陆更为保险”的呼声,嫦娥三号团队没有盲从、跟风,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悬臂梁式”着陆腿的方案。事实也证明,在“中国腿”的支撑下,“嫦娥三号”举重若轻,成功实施软着陆。

  中国航天已成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航天技术不仅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而且不断创新,为经济社会提供绿色而强大的动力。

  脱胎于神舟飞船载人生命保障系统的矿用救生舱产品,专为我国煤矿产业量身定制,可容纳6—16人同时避险,提供长达120小时以上的生命保障,为事故发生时的煤矿工人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神舟一号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太空诱变育种”实验;神舟二号首次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物科学、空间材料和物理等领域实验;神舟十号首次进行太空科普讲座……神舟飞船在作为空间运载工具的同时,还一直担负着另外一个“角色”——“新技术实验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去年,我国担任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轮值主席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担任轮值主席国执行秘书。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作为我国加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的执行秘书单位,至今已经进行“紧急事务官”国际值班34次、5700多小时,监测全球重大自然灾害31起,为受灾地区提供大量遥感数据。

  “紧急事务官”值班7年多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10多名技术人员先后参加该工作,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这些,国际同行们都看在眼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的执行秘书专门送给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郭朝辉一份小礼物,对他半年来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谢。

  中国航天人的严谨、务实“品牌”,得到的不仅是国际友人的赞许,更是世界的尊重。中国航天的品牌和商业信誉,也已形成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