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张宇:不能照搬西方经济理论解释中国经济现象

  • 发布时间:2015-03-25 17: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璇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5日讯 (记者 孙璇)中国经济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特别是高速发展中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路径,很多时候无法完全用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认为,如何正确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自觉自信,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您近期公开提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包括少数国内学者,近年来之所以屡屡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却频遭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论断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你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张宇:当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病,比如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做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

  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崇尚普遍性一般性,排斥特殊性个别性,试图用一种模式强加给多样化的无比复杂的现实。他们以这样的思维逻辑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必然结果就是:把中国改革开放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曲解为“市场扭曲”;中国经验至多是“转型经济学”,即向资本主义完美市场的过渡阶段,没有经济学的普遍意义。总之,一切不符合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的做法,都被看作是对一般规则的偏离和扭曲。很明显,这种思维逻辑是完全错误和极其有害的。

  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我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国内经济学研究对上述弊病不仅反思不够,还存在严重的照搬照抄现象。按照西方经济学开展研究的思路在中国经济学界、高校都已成为主流理论。导致许多研究者不研究、不调查、不结合中国国情,而是简单拿着数据模型套用,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这种理论范式与现实相距甚远,造成“玄、虚、浮”毛病突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学术创新明显落后于实践和时代要求。

  中国经济网记者: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不正是要实现对国际化接轨发展吗?

  张宇: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国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立足自身实践基础上,实现更加开放、包容、多元。但“国际化、标准化”的提法并不意味着:要把西方经济学当做普世科学一样对待。有人甚至认为:对西方经济学,必须毫无疑问地相信它、学习它,就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不折不扣地贯彻它、实践它,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蒙昧主义。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方法、统计和计量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实验的方法和目前流行的博弈论等,对于经济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西方经济学的各派理论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人对当时经济生活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和了解经济思想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但西方经济学历来具有二重性,既有合理有用的一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识形态因素。同时,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观点各异,并不存在被一切时代和一切人都普遍认可的所谓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即使是在一定时期看属于正确的理论,也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逻辑结构为前提,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

  所以说,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开放融通、兼容并包,构建起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在这个道路上,我们不仅前途无量,而且正在迎来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经济网记者:您为什么认为中国经济学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经济学建设又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路径?

  张宇:中国的经济学是从中国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丰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只有深深扎根历史的丰厚土壤,中国经济学发展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比如,在分析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原因时,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注意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与改革开始时具备一些有利初始条件有很大关系。世界银行曾经把这一特点归结为改革前物质投资的滞后收益,比如在工业领域,1949年以后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重工业和大中型国营企业得到很大扩展,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已有一个进行建设的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意味着一旦投资政策下放后就会有许多轻工业投资机会。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这些案例也是中国经济学者应该尊重和认真对待的。

  正是建立在对上述实践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经济研究的成果也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策性研究,如关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第二个层次是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的研究,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讨论;第三个层次是经济学一般理论的研究,如关于经济学方法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企业理论、增长理论、危机理论等。这些理论创新推动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能够更好服务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悠久传统并处于发展和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几重重大历史变革在同一个时代交织叠加,中国实践和中国道路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是许多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总而言之,伟大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创新,中国经济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构建中国经济学要向各个国家学习,要向历史和传统学习,要向所有科学学习,同时还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立足中国实践,扎根中国历史,面向中国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成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