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的方言我的年

  • 发布时间:2015-03-23 14:32:56  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赵锐

  在不少朋友眼里,现在过年也无非就是放假。他们早早制定了旅游计划,大年初一往往就飞到新马泰、马尔代夫去了。我对他们虽则羡慕却无法仿效,“父母在,不远游”,我雷打不动是必须从南京赶回老家淮安过年的。说实在的,现在这年过得实在寡淡,除了吃吃喝喝、拉拉呱呱,无非再加一个央视春晚,一点年味也没有。曾经也琢磨过改革创新,但一落到实处可就难了:父母年纪大,兄姊事情多,再说我一年到头难得闲暇,大过年的不带着孩子回乡小住几日,着实也说不过去。于是,一年一年就这么过下来。

  今年春节日子早,元旦过后不久,我便开始为给家人准备什么过年礼物大费脑筋。就在这当口,10岁的女儿问我:“妈妈,你说我是哪儿人呢?”呵,这话像点中了我的穴位,让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要说传统的“籍贯”吧,女儿户口簿上填报的自然是她父亲的家乡。可毫无疑问,女儿对那个地名十分陌生,从来也没有多少认同感。随妈妈我算淮安人也说不过去,因为我十七八岁就离家漂泊,在南京生活的时间远甚于在淮安。况且我的“籍贯”也是一个与我毫无瓜葛的纸上地名,甚至连我的父亲、孩子的外公都说不清自己到底算哪儿人!女儿呢,她生在南京、长在南京,同学朋友都是南京小伙伴,可她一不会说南京话,二不懂南京习俗,三不爱吃南京土菜,四不知南京文史——这样的孩子能算南京人吗?可要不算南京人,她又算哪儿人呢?

  年前聚会,有一次偶遇相声演员丁少华老师。得知我来自淮安,丁老师立马模仿了一段淮安话,他那精准的发音、地道的用词听得我目瞪口呆,只有自叹弗如的份!我赞不绝口地道:“丁老师,您这淮安话实在太够味,跟我小时候听到的老淮安话分毫不差!不过这年头淮安已经没人这么说话了!”这不,现在但凡受过教育的淮安人,都不会再把“孩子”说成“匣子”。正式场合,大家还会有意无意地一律使用普通话。丁老师是“南京白话”的传承人,他对方言的研究远比我深入。他一听我的话就笑了,他说除粤语、吴语等少数方言因拥趸者众多而长盛不衰,包括“南京白话”在内的大多数地方话都危机重重。“以前说方言等于吃饭,是张嘴就来、每天必做的事情;现在说方言却像喝酒一样,不仅不是必须,而且只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是需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是啊,从“五里不同俗”到“天下大同”,我们似乎只用了短短一二十年。记得小时候我们是那样努力地学习普通话,千方百计地试图淡化我们的口音,现在我们终于做到了言谈举止整齐划一、标准规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我们走到哪里都没有语言障碍,地球虽大也无非只需换一换英语。只是,当我们发音如同播音员、用词如同外交部、思维如同计算机时,我们是否担心人性会因此枯燥、单一、同质、机械?世界日新月异,我们却越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份无法认同,我们又该如何确立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呢?从语言再联想到饮食。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美食》风靡天下,几乎到了举国上下无人不谈美食的地步。为什么一部表现吃喝的作品会让中国人欲罢不能呢?为什么我们看完片子会涌起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金钱、物质或别的什么可以排遣的吗?如果不能排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样一想,我忽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饮食、方言、习俗这些东东实在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它们养育、熏陶、塑造、改变了我们。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秘密尽在于此!难怪我过年找不到年味,我连自己都丢了,到哪里还能找到年味!

  这个春节,我是该带着孩子回家好好找找年味了。以前老觉得淮安话太土,不如普通话时尚文明,但我今年真的好想把很土很土的淮安话重学一遍!我想带着孩子把淮安老城走个遍,向她讲述运河船闸、黄河故道以及漂母和韩信、吴承恩和《西游记》的故事;淮安的软兜长鱼、平桥豆腐、蟹黄汤包是非尝不可的,而且一定要穿街走巷地寻找才好,想在大饭店、大宾馆的精致菜肴里感受年味?那可绝对是找错了地方!还有还有,我该耐心倾听老妈絮叨那些家长里短,要知道这也是年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我还该想出新的内容,让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哦,世易时移,传统已逝,我们再也不能重回过去。我不敢确定我的努力就一定能找回年味,但我敢确定:如果我现在不努力,许多年后当我孩子长大成人,她大概不仅会对过年没有兴趣,更有可能会对我们的文化没有兴趣。

  (赵锐,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单身母亲日记》等,曾获《读者》征文一等奖。)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