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年味儿就在那里

  • 发布时间:2015-02-13 11:31:46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年味儿就在那里

  □ 余 方

  小年已过,庆祝春节的节奏开始,虽然大多数人的假期还要再等几日才能开始,但很多人早已开始在心里打起了喜悦的小鼓点。喜悦之情为团聚和假期而生,毫无疑问,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但现在很多人却又常常感叹过节没啥感觉,“年味儿变淡了”,尤其是在城市里,这种感触可能更加普遍。每到春节临近,媒体就要呼吁“寻找丢失的年味儿”,这几乎成了节前报道的不变主题。

  年味儿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得追溯一下春节的来历。虽然民间传说认为我们的先人从尧舜时代就开始过春节了,但作为官方正史记载的春节起源是从西汉开始。汉武帝征召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议定改历,落下闳制定了《太初历》,他根据伏羲历和黄钟律吕的天文算学方法“以律起历”,竖竿观日,以竿影长短确定出“夏至”“冬至”,又根据一年中昼夜的长短变化确定了“春分”“秋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确立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的历日制度,并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从此有了延续至今的春节。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祭灶、扫尘、刻桃符、贴春联、摆门神、剪窗花、挂年画、熬夜守岁、蒸年糕、走亲访友等。

  如今过春节,年味儿真的丢失了么?可能有些传统习俗坚持得没有那么彻底了,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年味儿已经丢失了。只要亲情向往还在、敬天尊地的情怀还在,阖家团圆的内核就不会变,春节所代表的文化凝聚力和信仰符号就不会丢失。至于具体形式,是可以随时光变迁的。事实上,很多年味儿内容也不是从头就有的,比如桃符的演变,上古时人们在长方形桃木板上刻“神荼”“郁垒”二神,五代时候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吉利话代替了二神名字,桃符从驱鬼的桃木牌演变为表达思想的特殊文体,再后来,造纸术发明了,吉利话写在纸上了,这就是春联。同样,鞭炮烟花是在火药发明之后才有的。所以,“年味儿变淡了”的感慨背后可能正是要求年味儿创新的诉求。其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味道,不同时代的人也有不一样的玩法,农耕时代的趣味未必能够充分满足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人,年味儿的内涵也要既顺古意又纳新知。

  换个角度看,如今的年味儿倒是更加丰富了。

  年味儿是能感受到的,是北上广街头的车流减少、行人渐稀,是订票网站上的黄牛蜂拥、抢票神器再显身手,是淘宝网店的挥泪大促或放假通知,是大部分快递公司不再接单只能发顺风。

  年味儿是能听到的,是喜洋洋的音乐四处响起,是步步高、新年到,恭喜发财小拜年,是四喜临门喜迎春,大吉大利合家欢。

  年味儿是能看到的,是火车站前的人头攒动大包小裹,是大红灯笼摇摇,各色彩灯闪闪,福字对联贴贴,是电子贺卡邮箱走、利是红包微信来,还是收视率挺高吐槽量不小的春晚。

  年味儿是能闻到的,是厨房飘出的肉香,杯中流淌的酒香,还是水仙绽放的幽香,鞭炮响过的硫香。

  年味儿是能寻到的,是彩旗烈烈、锣鼓喧天、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庙会,是孩子们手上呼呼作响的小风车,是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是魔术杂耍、民俗展览、年货礼品以及各色小吃。

  寻找年味儿、体味年味儿、享受年味儿,既是过年的内容,也是过年的过程。不管你是否感到、听到、看到、寻到,春节就在那里,年味儿就在那里,两千多岁,看尽沧海桑田人世变换,早已平心静气,宠辱不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