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王啸:科学星空下洞悉三大估值变量

  • 发布时间:2015-03-04 08:03: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资本市场比物理系统掺杂了更多的人性和利益取向的成分,由此科学精神就显得更加宝贵。科学地推进注册制改革,就要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必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奥赛康事件和万福生科退市未成提醒市场,国际惯例与现实国情之间存在难以预料的沟沟坎坎。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3年底注册制改革即将拉开序幕时指出,“我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注册制改革在去年尝试摸索,今年将全面展开,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例如排队上市的“堰塞湖”问题,财务和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问题,民诉、刑诉、救济等配套体系不健全问题等,避免政策不接地气和预期不明朗对市场估值的伤害。因此,注册制改革措施应以解决资本市场的现实症状为检验标准,摒弃抽象的、教条的价值判断。

  ■互联互通、平等竞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多层次市场建设应当摒弃定位、功能的行政区隔。新三板可以自行划分层次,沪深交易所可以发展各自的主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各种新兴的报价系统或众筹平台,也能为各类企业提供发行、交易等综合配套服务。唯其如此,才能兼顾市场统一完整和多层次的矛盾统一关系,避免不同市场条块分割、估值割裂的新问题。

  ■当抛弃了头脑中静态的、平面的观念,人类的世界观便与自然现象吻合。资本市场股票估值的“贵”与“贱”,与地球和宇宙的“上”与“下”,“直”与“弯”类似,都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静止的标准。

  当前资本市场存在三大影响因素:注册制改革、多层次市场建设、互联网创新。这三个因素将在结构改善、数量扩容和质量升级等维度上长期利好资本市场。但推进中的颠簸、建设中的纰漏、创新中的混乱,也会拖累甚至冲击市场中、短期估值。这三个变量具有外生性和衍生性,导致拘泥于投资策略和证券估值的预测方法将失去效用。新春闲居,远离熙攘,沿着人类科学思维发展的小径徘徊,聊作一番遐思。

  从地球的形状到创业板估值

  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平的,而且只能是平的。要不然,江河湖海和各种动物岂不会滑倒跌落?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三世纪奇想天开,认为大地是一个球体。这可不是他头脑发烧,是根源于两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当船只在海平面上消失时,桅杆却还在视野之内;月食时,大地在月亮上投下的阴影是圆的。亚里士多德身后近两千年,这个观点一直被当作匪夷所思的笑料。直到十六世纪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人们才不得不接受大地是球形的事实。

  当抛弃了头脑中静态的、平面的观念,人类的世界观便与自然现象吻合。在球面世界,“下”就是朝向球心的意思,“上”则是朝向太空。假如没有小学教材“灌输”的地球是圆的观念,我们能否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用日常观察挑战固有见解?不妨测试一下,你觉得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是有限的,是不是乘坐飞船到达某处,最后一颗星后面立着“天尽头”的标牌呢?如果类似想法浮现,说明我们仍未摆脱平面观念。

  宇宙很可能也是个球体,它是有限的、闭合的,却无始无终。(当然,宇宙还可能是一个马鞍形的曲面,它无限展开,无边无际。)当你乘坐飞船笔直冲上云天,终有一天回到原地点。如果觉得不可思议,请再回顾一下麦哲伦环球旅行吧。在弯曲的空间中,“笔直”就是顺势而为最短的路径。

  资本市场股票估值的“贵”与“贱”,与地球和宇宙的“上”与“下”,“直”与“弯”类似,都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静止的标准。按照市盈率水平,2013年初的创业板(包括部分中小板,下同)股票已经高不可攀,平均40-60倍的市盈率,远超出大盘蓝筹的水平,也普遍高于境外资本市场科技股的平均估值。就在这个基础上,2014年小盘股估值又几乎提高了一倍。奇怪的是,估值再翻一番并没有导致市盈率水平大幅提高。通常认为,利润增长能够抵消股价增长,从而将市盈率维持在合理区间。但站在2013年的起点上预测,2014年创业板企业整体利润无论如何不可能翻番。那么,市盈率维持在40-60倍的奇迹出在哪里呢?

  传统增长观忽略了并购带来的外延增长。例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乐视网蓝色光标等公司,上市后传统主业的增长贡献终归有限,但通过不停吸收合并新的企业,合并报表上的净利润获得了远超内生增长的增长率。2013年至2014年前三季度IPO停摆,已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个个成为 “壳资源”,不断纳入社会上未上市优质资源。传统股票估值忽略了这个外生变量:由于IPO暂停,已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将带来巨大的外延增长,这种增长迅速消化了不断上涨的股价,将市盈率维持在较高但相对合理的水平。

  理念服从实践:

  从天体运行学说到股票发行体制

  实践是观念的主人。理念需要接受现实的不断检验,不能让成见束缚住实践。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指出,人类能够通过观察现实世界去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从反面理解,人类不应当固守成见而对事实置若罔闻。无论物理世界还是资本市场,当现实情况与理念、原则或主观偏好相冲突时,我们应当用事实修正观点和决策,而不是正好相反。

  众所周知,地心说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观念。但从历史演进看,它经过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发展,认可地球是“球形”的,并着眼于利用数学运算和观测数据探求和展示行星的活动法则。地心说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天体运行的科学模型。但科学观念一旦上升为教条(比如亚里士多德学派)并与利益主体结合(比如教会统治的需要),就容易沦为科学精神的对立面。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天体运行的轨道用地心说解释越来越牵强附会。哥白尼在三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大数据”基础上,天才地提出只要假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本身也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作简单圆周运动,我们观察到的行星那种一进一退的神秘连环轨道便豁然开朗了。当然,哥白尼的日心说仍囿于宇宙存在一个中心的思维框框。经过伽利略、牛顿等数代人的修正,天体运行学说不断向前发展。

  资本市场比物理系统掺杂了更多的人性和利益取向的成分,由此科学精神显得就更加宝贵。我国的证券发行体制经历过核准制对审批制的改革,目前注册制改革是进一步市场化,彻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注册制”一词在市场坊间流行后,似乎获得了一切问题解决方案的超能地位,好像是芝麻开门的咒语或药到病除的丹药。甚至在严谨的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言中,也常出现问题本身分析入理,解决建议用“注册制改革”一句带过的现象。

  蒲У赝平注册制改革,就要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必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奥赛康事件和万福生科退市未成提醒市场,国际惯例与现实国情之间存在难以预料的沟沟坎坎。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3年底,注册制改革即将拉开序幕时指出,“我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注册制改革在去年尝试摸索,今年将全面展开。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例如排队上市的“堰塞湖”问题,财务和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问题,民诉、刑诉、救济等配套体系不健全问题等,避免政策不接地气和预期不明朗对市场估值的伤害。期待注册制改革能够释放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对市场估值构成持续利好。

  有些经济学家、政策专家或股评人士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或她的观点是否科学?还是江湖术士的妄言?不妨参照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提出的评判标准:好的理论应该做出可被观测证伪的预言。每一回实验观察和预言相一致,该理论就继续存活,我们增加对它的信赖;一旦发现和预言不一致的新观测,我们就必须剖析或者修正该理论。注册制改革措施也应以解决资本市场的现实症状为检验标准,摒弃抽象的、教条的价值判断。

  创新中的继承:

  从相对论与经典力学到互联网创新

  创新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推倒重来的革命和颠覆,它通常吸纳传统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让它成为自身的子集、特例或近似。例如,牛顿解释了人随着地球旋转但不会掉下来的困惑。但在大尺度的宇宙和微小的原子世界中,牛顿引力论无法解释观测的若干现象。由此催生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但日常情况下,我们仍然使用牛顿理论。因为普通万物的相对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狭义相对论的“钟慢尺缩”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广义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的概念,指出时空在互相作用中弯曲、伸缩。万有引力不过是巨大质量造成的空间弯曲条件下,物体沿着最短距离运动的趋势。牛顿引力于是成了描述万物运动的一种特例。

  在微观世界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能够解释微观粒子的运行现象。对于日常事物的观察不需要精细到微米以下,因此近似地说,它们的运动轨迹是“测得准”的。

  杉,科学发现方面如此,商业领域亦常如此。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不妨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看作广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对经典力学的关系。金融创新只有立足解决传统模式难以应对的问题,吸收传统模式存在价值的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迭代竞争。

  具体地说,互联网企业向金融的跨界创新,是从普惠金融入手,定位于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长尾”用户和小企业,走一条补充、覆盖的创新路径。互联网金融创新将互联网留痕积累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结合,构建基于互联网行为的诚信系统建设,探索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新模式。而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创新,则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金融的整合、升级和转型。无论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都存在符合商业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创新路径。至于有些以创新的名义,把互联网金融当作噱头,以创新为幌子,趁制度套利之便,行庞氏骗局之利,则是需要警惕的社会现象。

  作为投资人,要理性甄别科学创新和伪创新,不做退潮时的裸泳者。对于创业家和创新企业,不但要在风口上占个位置,更重要的是做真正会飞的猪。风停之后,滥竽充数的猪纷纷跌落摔死,只有会飞的猪才能自由翱翔。

  无序中的均衡:

  “熵”定律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杯水安静地躺在杯子中,氧气均匀地分布在房间里。这种稳定、均衡状态,不是因为那些基础单元——水分子、氧分子多么遵守规则,恰恰源于大量分子运动的自由无序。当把一片柠檬加入杯中,或将香精拧开盖子,味道将很快充满整个空间。在物理系统中,大量个体单元的自发运动趋于最终平衡,达到“熵”的最大可能值。这个状态下,个体单元呈现完全无规则的分布。

  把“熵”的概念引申到社会上,不免感到人类最终将走向混乱和无序状态。这种悲观论调实际上忽略了“熵”背后的哲学:大量个体自由、无序,整体上则呈现平衡、稳定。如果国民被阶级、信仰、种族、性别区分隔离,看似整齐有序,这个国家其实处于最不稳定的危险状态。

  在资本市场系统中,证券价格是由无数买卖方及其背后的经纪商、分析师、承销商自发作用形成的。在没有人为限制的情况下,整个市场自动趋向价格反映价值的均衡状态。信息、资金和交易的流动性越强,资本市场越有效。当发生一个新的事件(比如阿里巴巴上市或者一项能源技术的突破),它所携带的信息含量就像一片柠檬或一盒香精,迅速引起资本市场各种交易行为和价格调整,直到达到新的均衡。

  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属性。在微观层面,流动性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转移和匹配的载体;在宏观层面,充分流动性的市场才能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对于融资方,信息或交易的流动性折价会徒增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投资方,缺乏转让、退出的交易机制或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就会大大影响投资意愿、增加投资成本。

  交易所是制造和维持流动性的场所。正因如此,上市公司的价格、交易量等流动性指标始终是境外交易所退市规则的主要标准。为上市(或称为挂牌)交易(或称为转让)服务是交易所的基本功能,便利企业融资则是它的增值服务。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技术快速迭代,企业基本面瞬息万变,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需要与此适应,为信息、资金、交易的充分、及时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互联互通,平等竞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多层次建设应当摒弃定位、功能的行政区隔。新三板可以自行划分层次,沪深交易所可以发展各自的主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各种新兴的报价系统或众筹平台,也能为各类企业提供发行、交易等综合配套服务。唯其如此,才能兼顾市场统一完整和多层次的矛盾统一关系,避免不同市场条块分割,估值割裂的新问题。

  随着多层次市场规模扩容,必然衍生多种市场样态,行政分隔与市场化诉求的矛盾就会凸显。例如,如果在条块区分的多层次市场推行转板,可能会扰乱市场预期,制造炒作概念,滋生寻租空间。只有允许不同交易场所自主竞争,当新三板的最高层次和沪深交易所的较低层次在信息披露标准、交易规则、公司治理及公司质量等方面达到伯仲之间,市场化的转板机制才会水到渠成。

  证券多重挂牌和自由交易是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的另一个体现。交易所与上市或挂牌公司之间是双向、非排他的商业契约关系,上市或挂牌公司的证券不仅能够在该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在其他各种交易场所或平台交易。美国1998年ATS规则(全称为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 Regulation)以及2005年全国市场系统规则(National Markets System Regulation,简称Regulation NMS)的实施,打破了纽交所对上市公司证券交易的垄断,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竞争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多层次市场建设,也需要消除“小农经济”互不往来的思维,促使信息、资金、交易在全国市场上充分竞争、自由流动。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源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的均衡状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