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那些种地的人
- 发布时间:2015-02-07 08:32:5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晓
乡下的罗老大急匆匆赶来城里,放下肩头扁担,喘着气对我数落:“你得回去看看,村庄里还在种庄稼的人,都不到100个人了。”罗老大支吾着说,你搞的那个啥抢救遗产,可以把种地这门手艺抢救一下吗?我知道,他指的是去年我和几个去乡下采风的人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我明确告诉他,种地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当场跟我拍了桌子:那还不算啊,村里种地的人,都是50岁以上的!现在的年轻人,还会种地的差不多都绝迹了。
罗老大又说起一件事,前不久他和儿子差点干起来。他指着扁担说,我那天就准备用这扁担劈他哟,实在是气呀。原来,春节期间,他要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来跟他一起种地。他说,村里满山满岭的土地荒着,他到处喊人回来种地。有天在山梁上一锄头挖下去,土地都板结了,他呜呜地哭起来。可儿子却跟他算起一年的收入账。他在外面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年少说也有好几万元。在家种地,风里来雨里去,收入根本没法跟打工比。
我突然感觉,罗老大说的这些,让我有些慌了。我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说一年在这个国家,要“消失”几百个村落。有个人春节回故乡,看到村庄荒凉,回来后在博客上写了一句话:鹤啊,你借我一双翅膀,让我飞回故乡去看一看,可故乡不再是梦里模样……
我没有“翅膀”,就找到城里朋友老卢驱车赶回故乡村庄。小车在崎岖而杂草丛生的山路上前行。老卢叹息了一声,兄弟,好像我们是去考古啊。村庄山梁上,一个老人的身影在颤颤悠悠晃动。细看,原来是70多岁的谭叔担着一担粪。母亲离开村庄那一年,就是谭叔担着我家旧棉絮老家具送到城里的。谭叔3个孩子都在城里住,可他和我婶坚决不去城里,还在家种地。他说,他种的粮食和蔬菜根本吃不完,就送到城里几个孩子家。他还说,他种的菜就用草木灰和大粪,养的猪也是用包谷红薯蔬菜喂大的。老卢接嘴说道,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呢。
中午,我和老卢就在谭叔家吃了用柴火炖的腊猪脚,那肉好香,吃得巴嘴咂舌。让老卢动情的是,他一个人坐在山梁上,望到了屋顶袅袅升腾的炊烟。老卢说,他已经好多年没看到炊烟了。
下午,谭叔给我们带路,去看村里土地荒芜情况,跟几个还在种地的农人闲聊。51岁的王世田,他出门打工3年又回来,一人种了20多亩菜,收入还不错。他说,在城里觉得挤压胸闷,还是这满山的绿色好。54岁的张歪嘴,有腿疾,不方便外出打工。57岁的成大贵,以前是个补锅匠,现在那门手艺没用处了,就在家种地。65岁的“黄草药”,早年是个草药医生,他正在地里播菜种,摸着下巴对我说:“这个国家的人啊,还是要靠土地活。”
老卢很有些感动。回城路上,他说,好好爱惜粮食啊,他们不容易。春节即将来临,我在城里,向这些种地的农民致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