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投入点亮村庄“文明路”
- 发布时间:2014-10-13 04:31:2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吕兵兵 通讯员 张艳艳
近日,迎着凉爽秋风,记者走进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李格庄村。在村口,问及今年75岁的李忠迎大爷村里的变化,他的回答言简意赅:“垃圾少了,路好走了,大伙儿活动也有地方了,咱农民说话办事的水平也长进了。你要不信,打听打听俺庄里四条文明路的故事,就能看出门道了。”
要了解这四条“文明路”的故事,立在村口的捐赠碑恰是最好的证明:利用财政奖补资金,村集体组织修的路,叫“团结路”;村里的共建单位建设局帮扶筹资修的路,叫“建设路”;该村在青岛工作的李中堂捐款8万元修的路,叫“中堂路”;天津女孩李雨萌捐出1万元的压岁钱,加上其它渠道资金修的路,就叫“雨萌路”。
“这四条道路的名字,咱村‘两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经过全村老少爷们同意的。一是为了感谢为村庄建设做过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二是要教育后人,共同努力建设家乡。”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清说。
据了解,临沭位于沂蒙山区南部,属于老区和农业大县,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为7.7亿元,经济并不发达。现阶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投入是关键。那么,临沭是如何破解美丽乡村建设投入难题的呢?
临沭县委书记任庆虎坦陈:近年来,临沭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抓住“整合投入、放大效应”这一核心问题,探索建立了政府“财政撬动、单位帮扶、企业支持、社会助力、村庄主体”的投入和实施机制。2011年以来,临沭已累计整合各类资金4.5亿元,既有效破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难题,还充分放大了美丽乡村建设效应,带动了全县“三农”工作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比如说,村里的‘团结路’,就是‘财政撬动、村庄主体’的一个体现。这条路全长440米,总投入1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万元,村集体投入1.8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折合6万余元。”李成清说。
临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武玉芹介绍,今年,单是“乡村文明行动”,县级就设立奖补资金177万元,用于奖励先进村,撬动其它投入。自2011年“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以来,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已超过5000万元。
再说“建设路”,这个比较好理解,2004年,县建设局成为了李格庄村的共建帮扶单位,县局利用争取来的13万元项目资金,为李格庄村修建了这条全长460米的道路。
“根据村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配单位或企业,实施共建帮扶。这样,单位可以争取项目资金或整合闲散资金,企业可以利用回馈社会资金,投入到村庄建设中。今年,临沭有73个省、市、县级文明单位和40余家企业,与130多个村庄开展了结对帮扶、联村共建活动。”武玉芹说。
据统计,临沭通过“单位帮扶、企业支持”等形式,累计整合各项款物合计6000多万元,极大改善了农村面貌。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在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中就投入款物达1400多万元。
“‘中堂路’和‘雨萌路’是一种类型,体现的是‘社会助力、村庄主体’,都是以利用社会捐赠资金为主,村集体投入为辅,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李成清说,“这两条路全长720米,总投入20万元,其中捐赠资金12万元,村集体投入2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合5万元。”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文平说,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时代命题,农民自身是最大的建设主人。村集体、村“两委”干部、扎根农村的农业企业、从农村走出来的能人等,都有贡献自身力量的渴望。因此,村集体筹资、“第一书记”帮扶、企业捐赠、村庄能人捐赠等形式,都是整合投入建设美丽村庄的有效渠道。单是“第一书记”帮扶筹资一项,临沭246名“第一书记”,已协调各类资金232.35万元,整修道路71.2公里,美化硬化街面60219平方米,帮助群众解决困难301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