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互联网”:银行新势力崛起
- 发布时间:2015-02-02 00:29:3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在内测试运营。这家依靠互联网来获客、服务、风控的新型银行散发着神秘感,也承载着人们对于银行业创新的诸多期待。
首家互联网银行前来“踢馆”,一种全新、接地气的经营方式将对“高冷”的传统银行带来怎样的冲击?互联网银行面临的安全、监管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将如何解决?以互联网银行为先行者的民营银行横空出世,金融服务百姓和实体经济能有大的提升么?
服务草根的新期待
“WeBank”——微众银行的标记耐人寻味。“WeBank”直译过来就是“我们银行”,很能拉近和客户的距离,和大型银行“爱存不存”的“高冷”气质完全不同。
常常抱怨银行服务不佳的金融消费者对于网络银行的“踢馆”满心期待:希望不再受网点排长队、脸难看的气,也不再需要为贷款准备一打又一打复杂文件,经历一连串繁琐手续。
传统银行发放贷款是通过网点、人员的积累来实现的。面对中国1800万注册企业、近5000万非注册的个体工商户,银行网点扩张在所难免。
银监会批复的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中,除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之外,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也明确了“互联网银行”发展道路。
“相比过去少数精英式的服务方式,互联网金融更为普惠,更容易得到大众青睐。”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网络银行正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及技术,一步步颠覆传统金融模式。
“传统的银行贷款主要是基于财务信息来做信用的判断,只能服务有限的人群;因为有大数据的出现,可以有财务数据、社交数据、交易数据,纬度更广可以服务大众。”微众银行行长曹彤在一次论坛上表示。
背靠着互联网企业,微众银行自从诞生就被赋予一种群体创新精神,经营模式也主打“个存小贷”。互联网是开放和包容的,处处体现“We”的银行,正在要求客户一块来众筹、众建、众创,基于大数据创造金融需求,而非仅仅满足金融需求。
直面监管新课题
没有网点真的靠谱么?尽管人们对互联网银行多有期待,但新技术、新理念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却不容忽视,多重障碍亟待跨越。
虽然微众银行已经明确表示,“在微众存款一定会与在其他银行机构存款一样安全。”不过,要想令储户放心,还得在内控和技术层面拿出更有力的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线上业务最大风险是欺诈风险。微众银行以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为主,小额、分散的特点突出,对系统的服务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用大数法则分散风险。
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捕捉需求,可是有用的数据分布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刷脸”办业务确实很方便,但如何确保身份识别准确,如何避免洗钱、贪腐,这成为必须直面的难题。根据有关规定,未在银行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开立的电子账户,不能转账结算、交易支付和现金收付。
网商银行筹备组负责人俞胜法日前表示,关于“面签”事宜,他们还在和监管部门协商,就目前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景较为乐观。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夏斌直言,监管的滞后性可以理解,但互联网银行乃至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都需要出台明确的规则,并逐渐找寻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点。
倒逼传统银行转型
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竞争的大幕已徐徐拉开。近日,建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1座城市布点的“智慧银行”正式开业,掀起新一轮银行网点创新升级的浪潮。
在互联网大潮紧逼下,传统银行此前高不可攀的姿态正在发生扭转:余额宝催生了银行系的各类“宝”,支付宝迫使银行也做电商收集信息,P2P紧逼银行更贴近中小企业服务,不少银行更是转战直销银行、移动金融……
“基于银行角度做的互联网实践已经至少15年了,但太强的边界意识使得银行没有做到互联互通,所以今天仍然感觉面临挑战。”曾在银行工作20多年的微众银行行长曹彤深有感触地说,互联网企业没有边界不断地跨界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功。
“对网络银行,传统银行既不会视其为假想敌,也不会不屑一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网络银行带来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理念值得传统银行学习。传统银行碍于成本限制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这为主攻小微的网络银行留下了较大空间。
其实,传统银行面对的不仅是网络银行,而是整个民营银行“团队”的竞争。日前上海银监局批准上海华瑞银行开业,成为第二家获准开业的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大多定位于草根金融,使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缓解有了新的希望。此前,首位获得微众银行贷款的客户贷款利率为7.5%,而同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做小微贷款的蚂蚁微贷,平均贷款利率在10%至15%,都低于小微企业其他渠道的实际融资成本。
不管互联网、民营银行和传统银行的竞争是怎样的结局,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必然沿着利率市场化、多元竞争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之路走下去,百姓和实体经济都期待更好的金融服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