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李新民种地“走转改”

  • 发布时间:2015-01-27 03:31:2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通讯员刘先莉

  从传统的收了麦子种玉米一年两熟,到现在的麦子、棉花、萝卜、玉米套种一年四熟,产量翻番;从露天种植到温棚种植,从收获后直接出售到进行深加工、贴上标签后再出售,亩经济效益翻番;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到搬着电脑进农田学习先进技术,“土农民”种出“专家田”……这些都是河南省平舆县十字路乡农民李新民的“致富密码”。

  如今,李新民的土地种植面积达到500余亩,年实现利润50余万元。李新民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的种地“三字经”:走、转、改。

  46岁的李新民大专毕业当过中学教师,打过工。“我要向土地要效益。”李新民说,“唯一的捷径就是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李新民先后到山东寿光、郑州中牟、汝南等地,学习大型特色农业种植经验。还和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取得联系,请他们前来指导,解决种植中的疑难问题。经过学习,李新民改变了祖祖辈辈“麦茬种豆,豆茬种麦”的种植方式,实行套种技术,采取麦套棉间作种植,利用收了麦子空档种萝卜,这样就将一年两熟变成了一年三熟。第一年,李新民就获得麦子、棉花、萝卜“三丰收”,亩均实现收入3000多元。

  学到了新知识,李新民开始转变种植观念。2010年,李新民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流转了90亩地,并暗暗在心里攒足了劲儿。为进一步开拓视野,李新民又有了新想法,他要把网络搬进田间地头,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走向全国学技术。2013年,他投资20多万元在地头建起了简易仓房和住房,安装了电脑、监控设备,并报名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远程教育课程《农合论坛》。在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精心管理下,近两年,李新民都获得了好收成,西瓜亩产达到8000斤,红薯亩产6000斤。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李新民从种植和销售环节上下功夫,“改”出了一片新天地。2013年,李新民流转的土地达到400余亩,规模已经形成,他就开始考虑改变种植模式。他建起了10余座日光温棚和100多个小拱棚,种植早春西瓜,并在西瓜间套种红薯。由于跟市场打了一个时间差,他的西瓜和红薯都卖出了好价钱。

  为让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李新民为自己的西瓜注册了商标“李芳庄”,贴上标签的西瓜畅销省内外。李新民还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他把种植出来的红薯加工成粉条,并注册商标,以每斤10元以上的价格远销驻马店、郑州、北京、安徽等地。仅西瓜和红薯这两项,他每年可创利润30余万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