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铁杆直男的小爆发
- 发布时间:2015-01-15 08:33:15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郝建
2014年12月15日,北京寒风凛冽,《一步之遥》千呼万唤始出来,高调奢华上映。我这个形式美学的狂热分子,喜欢影片中音乐歌舞的那股子热闹劲儿,喜欢那些嘎嘣脆,咬得紧凑,几乎上气不接下气的聪明、有风格的台词。在姜文拍的影片中确有一种“酒神精神”,但是要从整体上看,还是大致符合我在《鬼子来了》之后对姜文作品的印象:故事走大情节路子,可是自我发明设定的个人新章法稍多;视觉、听觉效果绝对有冲击力,炫弄形式,特别喜欢放枪、奔马、飙车。台词里头让人感觉夫子自说自话的意思偏多一点儿,说姜文自恋大多是从这里头听出来、看出来的,但总体感觉有点空。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一步之遥》,姜文片子里有两个方面令人一目了然。一个是社会主义红色电影爱用的“杂耍蒙太奇”,一个是新好莱坞以后的西方电影的视听语汇。跟许多电影学子望文生义的理解不一样,“杂耍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剪辑方法,更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美学思维。在爱森斯坦那里,它的主旨是改变现实情境,打破叙事时空,以一种强烈的冲击力来表达作者的政治观念和阶级意识。
对于西方导演的技巧,姜文有时在影片中明确沿用、对话、致敬,有时却在不自觉中借用、融汇。《一步之遥》开头马走日的打扮和做派,让许多观众想起《教父》开头的马龙·白兰度的著名表演段落,只是手上少了抱一只小猫。色彩绚丽的老汽车在街道上飞驰,绚丽的选美、舞会、婚礼场景,当然是借鉴了《伟大的盖茨比》的视觉处理。舞蹈场面让人想起音乐歌舞片《芝加哥》《红磨坊》。当然,不管是舞蹈的动作设计和剪辑精妙,还是影片叙事的黑色结局,距离《芝加哥》可就绝对不是一步之遥了。对于许多电影大师名作的借鉴和对话,姜文或许认为是档次低,缺少原创性或者技不如人。
姜文这可不叫傲视群雄,这叫做没感觉。赛尔乔·莱昂内的慢节奏和音乐是一种破格使用,是一种创新和升华。听到这种评说,我十分怀疑姜文能否读懂《美国往事》结局的那种慢节奏,那份宁静的张力,那份轻言细语中的精神决斗。不管姜文自觉使用,还是无意识借鉴,《一步之遥》《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中有许多让我频频脱帽的地方,因为想起了赛尔乔·莱昂内。完颜英对马走日显露真情,就是为他一个人摆设被其包下整个餐厅的晚宴。偌大的餐厅,只有他们两人在相对叙谈畅饮,旁边是小提琴在烘托气氛,暗示一曲情深,这让所有熟悉《美国往事》的观众想起面条在海边餐厅向黛巴拉款款述衷情的著名段落。
影片里头视觉影像极其绚丽,也许有的观众不喜欢是觉得太过用力。之前,传说被审查官命令删去的从大腿下面穿越的镜头还在,这个镜头的味道在于富有形式美感地展示了性感。我认为这两者一个都不能少。对于片中的音乐舞蹈,我看得很来劲儿。片中用了许多世界名曲,都妙趣横生。开头的歌舞有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中的著名唱段Summertime,格里格《彼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曲》在片中反复出现,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男女对唱让武大帅跟闺女武六对唱挺有幽默感。周韵和刘利年这一段唱歌剧的口型是经过训练的。至于那段《致爱丽丝》,用得着请郎朗弹奏吗?不过是多拉一位名人进演职员表罢了。
语言使用也是杂耍蒙太奇味道。影片介绍上的语言一栏中标注的是:汉语普通话。但根据我看过后统计的语言和方言有:汉语普通话、英语、法语、安南话、天津话、上海话,姜文在最后死亡时的内心独白讲的是他老家的唐山话,这还不算唱歌剧里的意大利语。
为什么叫这个片名?我不知道。我这里又是老派眼光了,按老规矩,故事的片名是讲究名副其实的。
谈新片,回顾姜文往日风华,我顺便以姜文的语言和作品为材料写出他的行为和人格特征:此人身体健壮,系铁杆直男并以此为荣;才华横溢,很有幽默感,富有艺术创造性,不时有灵感火花四溅。在艺术中和人际交往中,他都喜欢挑战规则,以无视规则为豪放;喜欢发号施令,让别人服从或屈从对他来说是很有快感的。面对资本权威,他乐于表演豪迈傲视,对于更加有力的政治权威,他内心会产生恐惧并顶礼膜拜。对当代领袖和强力形象的这种矛盾心理是他内心的最大的纠结和难以逾越的迷思。因此,红卫兵或许是他最明显的、难以摆脱的身份特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