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企业高管 亦官亦商亦落马

  • 发布时间:2015-01-04 08:31:04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八大后多人被查

  垄断行业是重灾区

  ■王民和 特约记者 陈昆

  临近年关,反腐力度却进一步加大,央企成为反腐“主战场”。近日,东风汽车、神华集团、中国联通等中央级国企相继有数位高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国企高管“落马”屡见不鲜。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等发布的公开信息进行初步统计,有80余位国企高管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这些高管多从基层起家,成长为行业明星,却在走向人生巅峰的过程中坠落;他们曾在重要行业或关键领域手握重权,甚至形成利益共同体;他们近似的人生轨迹,勾勒出一部分国企“落马”高管的显著特征,更凸显了国企反腐必须依靠制度来锁住权力的笼子。

  现象 高管纷纷“落马”

  中国联通集团的实权派人物、联通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闫波日前以出差为名报备后,已在海外失联多日,初步估计是已私自出逃。其联系电话已关机。而中国联通也于12月26日紧急要求集团总部的处级以上干部全部上缴因私出国护照。

  在此之前,联通网络分公司副总经理兼网络建设部总经理张智江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宗新华都已涉嫌违纪并被免职。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人士透露,对中国联通“落马”高管和被举报高管的调查,都指向更高级别的重要高管。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煤企神华集团也在一周之内,宣布被调查人数已达4人,神华集团正在上演和中石油类似的“窝案”。截至目前,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东风汽车、神华集团等4家央企已先后有高管“落马”,多为厅局级干部。

  “功臣”走向腐败

  国企反腐轰轰烈烈地持续着。在这些高管中,并不乏企业功臣。《企业观察报》报道,某央企总经理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太突然”“事发前没有任何征兆”,是业界听闻此消息后的普遍反应,更多人则是对这位昔日功臣的突然“落马”唏嘘不已。

  从基层起家,先高升后“落马”,这位被内部人士称为“拼命三郎”的央企高管,其人生轨迹在国企“落马”高管中非常有代表性——上世纪60年代左右出生,技术功底过硬,一度算得上是行业翘楚,不料涉嫌贪腐,昔日商界精英也成阶下囚。

  在更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中,华润集团前总裁宋林算一个。宋林在2004年出任华润集团总裁时才40岁,是国资委系统内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彼时华润的总资产为1012亿元,经营利润为45亿元;到了2013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1337亿元和563亿元。事发之后有人撰文,发出“我之哀宋林,其实是哀国企,哀一代为国服务的商业精英群体”的感慨。

  析因 为何能源、电信业成重灾区?

  无论是中国联通的宗新华,还是神华集团的张文江,在官方发布的消息中均未提及他们被调查的具体原因。但有观察人士表示:“从以往看,被组织调查,往往是指这些官员涉嫌贪腐。”

  在被调查的80位国企高管中,来自能源行业的人最多,共计16人,占到被查人数的20%;建设投资行业10人;传媒行业有8人;通信行业有8人;金融行业有7人;冶金行业有6人;其他行业有25人。这些企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大。以中石油为例,根据中石油的年报,截至2013年底,中石油的总资产为23421亿元。整个中石油集团的下属二级单位多达150个,员工总数86万多人。

  能源、汽车、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导致高管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以前,国际能源价格一路飙升,让石油、煤炭等行业尝到了甜头;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而有些国企高管对本该属于企业和国家的财富看红了眼,不惜违法乱纪也要捞一把。

  为何贪?中国式国企老总“宿命”

  为何国企老总会成高危职位?《南风窗》发表文章认为,国企高管薪酬一直没有实现市场化,实行限薪,国企高管薪酬过低是当事人的普遍看法。

  持股无疑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的工作热情,持有相当股份是企业家的必要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对国企高管持股监管相当严厉。非上市国企在2008年发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后,就没有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审批高管、员工持股的案例。

  华润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均为国有独资企业,宋林、宋志平不持股。中长期激励同样很严。可以管窥的是,2013年,A股共有153家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了仅占9%。同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份占总股本普遍小于1%,收益占薪酬总水平的最高比重原则上不得超过40%。

  国企领导人亦官亦商的角色,也让外界更难监督。《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称,国企腐败的首要原因是国企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组织特征依然明显。目前,国企大多由中央或地方的国资委出资设立并直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名为企业,却通常享有超市场化的特权。同时,国企与党政权力之间的密切关联,也为权力寻租预留了空间。

  建议 用制度锁住权力的笼子

  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渠道架空、企业决策一个人说了算是部分国企出现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认为:“一些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呈‘金字塔形’,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渠道形同虚设,这些都为贪腐埋下了隐患。”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认为,一把手岗位是腐败高发领域,国有企业多位一把手被查,表明了国家反腐力度很大,也暴露出国企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对其监管存在漏洞。

  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红一认为,政企分开是多年以来国企改革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作为企业掌控者的国企高管的身份不改,或者形改而实不改,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将国企高管真正看成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决策行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国企高管才能明白究竟应该对谁负责,也才能谨慎决策。

  外部的监督也要被重视。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各级国资委应设立专门的内审领导机构,定期对系统内企业进行审计,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避免审计滞后情况的发生。

  结语

  近年来国企腐败事件之所以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不到位、产权不明晰、内部制衡不清楚。对此,《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称,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好“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老三会”(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的关系。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既要保障董事会行使相应的决策权,也要确保党委会发挥总揽全局的保障作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