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扎堆 这个贺岁档“不装”能死?
- 发布时间:2014-12-26 08:31:32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特约记者 程喆
贺岁档大片云集,不少都是3D电影。虽然在国内3D拍摄技术不成熟,但由于观众钟情视效大片、3D电影票价高且容易得到排期、现行政策奖励3D和巨幕电影等因素,使3D电影上映的热潮频现。但总是被逼戴上眼镜的观众难免觉得“有点烦”:很普通的电影,有必要弄成3D版本吗?
贺岁大片尽3D
这个贺岁档,3D电影特别多。吴宇森、姜文、徐克等大导演都把新片拍成了3D版,还有一些老片也被转制成3D重映。周星驰的《功夫》在上映10周年之际,以3D的面貌回归,定在12月24日上映;王家卫3D版《一代宗师》也将于2D版本上映两周年纪念日之际重回影院。粗略统计,贺岁档期间上映的3D电影多达10部。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在姜文电影《一步之遥》上映一周后,姜文决定增设2D版本。制片人马珂解释称:“我的一些好朋友和姜导的父亲戴不惯眼镜。”既然不习惯戴3D眼镜,为何不做成2D版本?姜文此前曾说,他也是被迫的:“我小时候看过立体电影,头晕脑仁疼,对它没好印象。但这次制片人、摄影师都建议我拍成3D版本的,说现在技术不同了。我后来去电影院看了,确实不晕了,就说那可以。”
在观众心目中,3D技术比较适用于场面宏大的影片,比如《2012》《地心引力》等。但近几年,很多影片打破了观众的常规设定。《星际穿越》为什么没有做成3D?为什么《超体》在国外放映时是2D版本,到了中国就变成了3D?
3D可推高票房
如果按照一张2D电影票50元来计算,3D电影基本就要70元,大约贵了40%。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如果没有转制成3D版本,票房收入很有可能减少40%。
影响票房收入的另一个因素则是排名,影院对一部电影的排片率越高,票房收入就有可能走高。《京城81号》一开始是采用2D技术拍摄,在放映时被转制成了3D。当时《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已经上映至第四周,大部分观众都已经看过了,该片的排片量也从最初的55%锐减至10%,那么空出来的这些3D影厅该由谁来填补呢?《小时代3:刺金时代》只有2D版本,同期上映的《老男孩猛龙过江》也没有制作3D版本。
在国内3D放映设备较普及的情况下,转制3D影片与普通影片相比由于技术上的优势更能保证排片率和票房收入。
3D版本易获补贴
2013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出台了国产电影资金补贴政策细则,鼓励加大对巨幕放映的投入力度。我国原本的补贴计划是,针对3D、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影片,票房在5000万元(含)~1亿元的,奖励扶持资金为100万元。如果票房能达到5亿元(含)以上的,补贴则高达1000万元。
新政在原补贴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变为票房收入在5000万元(含)~1亿元的,票房每增加2500万元,增加补贴资金50万元; 票房收入在3亿元(含)~5亿元的,票房每增加2500万元,增加补贴资金62.5万元;5亿元以上的补贴规则不变。目前很多话语电影票房多为3亿元~5亿元,所以这样的3D版本补贴,无疑是很合适的。
新政一出,立刻有评论称,必定会有为了要补贴而制作3D电影的现象出现,这样一来会造成产业泡沫的大量出现。再加上如今越来越多的“热钱”都在涌进影视行业,无疑对国产3D、巨幕电影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故事才是核心
其实,近几年美国3D电影市场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很多制片人担心收不回投资。于是,他们更愿意先将电影拍成2D版,看观众反应不错或是要在中国等市场上映时再转成3D版。所以说,《星际穿越》没有做成3D版真是“业界良心”。该片导演诺兰称,3D技术会让人的视野变窄,不适合表现片中浩瀚的宇宙。
采不采用3D技术,完全出于导演的喜爱,许多国产3D电影其实就是“伪3D”。在有的古装题材影片中,为了体现出3D效果,故意设计出物品飞出来的情节,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导演张艺谋曾说:“一部好电影,不是靠是不是3D来衡量的。”当一部影片的2D版本观众喜欢了,3D版效果会更棒。在是否采用3D技术的问题上,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的一句话或许能给出答案——“没有故事,再好的3D也只是技术”。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