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蔬菜直营店寻求“突围”

  • 发布时间:2014-11-03 12:29:29  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时报记者 张广艳 报道

  近年来,新区不少放心菜、无公害等蔬菜生产基地在居民社区开设直营店,尝试“农社对接”省去中间流通环节,让居民吃到最新鲜、便宜的蔬菜。不过,在越来越多的市民体会到蔬菜直营店实惠的同时,经营者却在大吐“苦水”,直言仍处于“微盈利”状态,甚至出现亏损。为何蔬菜种植基地“一步到位”到市民餐桌的直营店,减少了流通环节支出,其发展仍步履维艰?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高额运营成本成“拦路虎”

  昨日,记者走进第一大街附近的民盛无公害绿色蔬菜直销中心看到,店内摆放的蔬菜种类很丰富,西红柿、黄瓜、尖椒、茄子等二三十常见蔬菜摆满了屋内货架。记者注意到,店内销售的无公害蔬菜价格与市场上普通蔬菜的价格基本持平。“目前店内每日销售额为2300元左右。看起来销售额还不错,但刨去成本所剩无几。”该直销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中心每月房租、员工费、物业费等经营成本就将近2万元。同时,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成本比普通蔬菜的成本高四成,但目前其销售的价格与普通蔬菜大体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蔬菜直销店的销售利润。

  “现在蔬菜直营店仍处于微利状况,整体经营困难。”浩龙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刘洪明坦言,受经营、销售等因素影响,曾经营的十五六家蔬菜直营店已缩减至10家左右。“与流动蔬菜摊位‘零成本’相比,直营店的经营成本却是居高不下,蔬菜摊位低廉的销售价格影响店内的整体销量。我们店内销售的蔬菜严格按照标准种植,抬高了种植成本,加之流通运输成本,整体成本就较高。”刘洪明告诉记者,由于采用微利销售模式,蔬菜直营店的盈利并不理想。特别是夏季蔬菜集中上市的时节,直营店的销售额甚至出现萎缩。

  在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看来,社区蔬菜直营店减少流通环节,保障菜品质量和新鲜度,便利社区居民购买蔬菜,不过人力成本过高,几乎是全产业链经营,自身风险高,经营不好,利润有限。

  多渠道破解发展难题

  不过,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面对微利运行、举步维艰的发展现状,新区不少蔬菜直营店的经营者已开始尝试新招法,以全产业链、互联网思维等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刘洪明表示,计划于近期开设蔬菜销售网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带动蔬菜销售。而新区另一家蔬菜连锁直营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蔬菜加工厂将开工建设,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并将开设更多门店以规模化发展赢得市场。

  宋杰凝认为,连锁型蔬菜直营店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可以实现质量追溯,且产品更加新鲜,质量有保障,能满足市民需求,不过还需要政府在税收、资金方面的支持。目前,要走出经营困局,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另一方面,直营店可以销售耐保存的农特产品等,提高盈利水平。此外,为了实现农户和消费者的双赢,可以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农户以销定产,降低风险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