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红灯》
- 发布时间:2014-10-25 01:29:5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影像空间
2012年,西班牙导演罗德里格拍摄的《红灯》与观众见面。这部电影以揭穿伪科学骗局为题材,对职业科学家日常工作与生活表现得很到位,片中所展示的科学实验程序十分严谨。拥有这些特点,《红灯》可以归类为典型的科技文化电影。
女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立志揭穿各种超自然能力骗局。她和助手汤姆携带仪器去调查那些声称有超自然能力的人,每次都能成功揭穿他们的把戏。退隐江湖三十年的“异能大师”西弗宣布复出,接受科学家的实验测试。玛格丽特在揭穿西弗的过程中心脏病突发死亡,汤姆不惧威胁坚持到最后。
《红灯》上映后一直被当成惊怵片来对待,从这个类型角度讲,《红灯》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甚至,正反两派斗法到最后却来了场肉搏战,被影评家认为是大败笔。然而,从展示科技文化主题的角度来看,《红灯》却是近年罕见的佳作,它把我们带回了持续二三十年、席卷全世界的特异功能狂潮中。
冷战时期,苏美两国都有专家研究特异功能,想挖掘其中的军事价值,各类“大师”更是媒体宠儿。1980年代,这股风潮进入中国,没几年就传遍大街小巷。当时,不少科研院所成立实验室,请异能大师来作实验,试图发现特异功能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无论世界还是中国,这种狂热直到1990年代才退潮。
《红灯》全片都构筑在这些历史材料上。电影直接展示了前苏联特异功能研究的录像,即使科教片也很少使用这些原始资料。反派西弗被设定为退隐三十年后再出山,其身世正是反映了那个伪科学泛滥的时期。电影用情节展示了灵媒如何意念移物,预言家怎样利用巧合来骗取信任,既娱乐又有教益。大反派西弗更是拥有财力雄厚,设计各种科技手段来制造自己的骗局。
影片通过玛格丽特之口,告诉大家什么叫“奥卡姆剃刀”——遇到复杂现象尽可能追索简单结论。西弗蒙骗公众的关键是他有微弱的视力,但一直宣称自己是盲人。他能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只是因为买通了实验助手。现实中,至少中国就有一些职业科学家,当年用可疑的实验来为特异功能人背书。影片还通过汤姆之口告诉大家,每门科学都有它的反科学。这些有关科学原则的常识知识,是全片最有价值的部分。
玛格丽特去电视台做节目那段情节让我感触最深。我曾在自己作品中设计过类似的情节——拥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遭遇媒体文人的摆布,在观众面前成为丑角。玛格丽特和我笔下的主人公王树明一样,知识水准完全没有问题,但却不知道怎么应对媒体。不少国家都有媒体人热衷于把专家抹黑成“砖家”,把科学抹黑成教条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红灯》也准确地反映了这个现实。
不过,结局中那个情节大反转却成了《红灯》的败笔。汤姆自己就是异能大师,前面各种疑似特异功能的现象都来自汤姆的“发功”。这种情节设计单纯从增加电影趣味的角度可以理解,但却让全片精心构建的主题顿时成为笑柄。玛格丽特的形象从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瞬间变成顽冥不化的教条主义者,汤姆的行为动机更是无法理解。其实,去掉这只添上的足,前面的情节已经相当完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