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年三关张,为什么总是华堂?

  • 发布时间:2014-10-24 14:09:2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自去年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关闭后,华堂商场今年仍然没有停止走背字:4月底,关闭了望京店;今年8月,北苑店再次落幕;西直门店也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关张,至此华堂只剩下亚运村、三里屯等6家店还在营业。昨天,商场内正在大促销,这让有点悲怆的西直门店多了不少人气。而专家表示,华堂接连关店有自身原因,但整个传统百货业面临的环境都很惨淡。

  现场

  闭店出清反倒火了一把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华堂商场西直门店。还未到商场附近,记者就看到不少消费者大包小包地从商场里面出来,有的还谈论着:“里面便宜的东西还真有,你看我买了两提卫生纸。”

  商场大门上方挂着大大的“全品出清”的字样,商场门口还立着两个公告牌,其中一个公告牌上面表示,商场闭店的原因是公司经营结构调整,并表示商场在11月30日晚前都正常营业。另一公告牌上面写着购物卡相关事宜,“持有该商场的购物卡可以在别的门店使用或者可以到服务台咨询退卡事宜。”

  商场内人潮涌动,不少专柜前都是人挤人,让人不免觉得燥热。记者看到,很多货品都打出“5折”的字样,百元左右的花车更是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名收银员说,早上商场还没开门的时候,一帮老年居民就已经在等着了,“有的一逛一天。”有一家住附近的老大爷说,他现在每天遛弯都来这里了,因为这里每天都会推出特价品,“哪样便宜,我用得上,我就买回家,到30号呢,不着急,慢慢逛。”

  反思

  你打价格战,消费者已转向价值追求

  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门店……今年华堂商场闭店的消息不断。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分析说,就华堂商场而言,接连闭店肯定有自身的原因:“华堂商场是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在经营上一直坚持日本传统,他们在商品采购上注重自有品牌,直采产品多,但百货业态更喜欢的大牌、潮牌却很少,这也导致年轻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并不高。”另外,李志起说,华堂商场进入中国后本土化做得也不够,“商场的高管都是日本人,你说怎么能了解中国消费者?”

  记者在华堂商场官方网站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在反思北京华堂的过去,“消费者已从价格敏感者逐步变成价值追求者,但北京华堂还沦陷在价格战中,由于看重价格,这也造成北京华堂在甄选品牌、商品时有了自我限制。”华堂方面希望高层与员工从理念上进行转变,摆脱过去价格策略的禁锢,接受新经营模式与理念,“这个理念看似很空,但如果不变投入再多资金,再如何优化卖场环境都治标不治本。”

  也有消费者指出,华堂西直门店其实很尴尬,因为门口就是著名的“动批”。“我和闺蜜就经常将车停在华堂地下,然后去动批扫货,回来随便到超市买瓶水,停车费前两个小时只收3块钱,我看这华堂快沦为动批的停车场了。”

  探讨

  百货店有两个出路

  不仅是华堂,近年来传统百货店的经营情况都很惨淡。联商网统计显示,仅今年上半年,百货业态就关闭12家。下半年以来,7月份王府井百货湛江店因经营亏损关店,百盛百货北京东四环店也停业;8月份,春天百货青岛店和重庆瑞福的奥特莱斯也停业。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这些百货店闭店有其共性:首先是电子商务对传统百货门店的冲击,对消费者的分流越来越明显,逛百货的客流直线下降。另外百货业态愈发没有竞争力,如在消费体验上不如购物中心业态,便利性上不如便利店,在夹缝中生存。

  商业专家洪涛则表示,传统百货店有两个出路——购物中心化和专业化,“体量比较大的百货店可以增加一些休闲、娱乐、教育等功能;体量小的应该专业化经营某一类商品或服务,显出特色。”

  本报记者 于建 文并摄J180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