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变客栈引来背包客
- 发布时间:2014-09-26 04:29:20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 吴卫群)从丽江、大理等地回来的游客,总会对那里民居式的精品客栈津津乐道。而今,在上海茂密的梧桐树下,也出现了一批精品客栈、特色酒店。比起千篇一律的星级宾馆,这里的老上海韵味特别浓,留下的故事也特别多,它们以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背包客”。
有些精品客栈由老洋房改造而来,房间只有数间,可因其“迷你”,所以令入住者仿佛置身欧洲的乡村客栈。延庆路上的“小木兰旅馆”,连个招牌都看不到,客栈改建自上世纪30年代的老洋房,窗外就是栽满梧桐树的街道。轻轻敲门,好像在探访某位好友的家。长乐路上的“五重奏旅馆”,房间有5间,可每间风格都不相同,而相同的是每间都透着些许怀旧气息。华山路上的“老时光酒店”,房间数也不过12间,酒店位于一座1930年建造的英式老宅中,奶黄色的墙上挂着老照片,装饰主义风格洋溢着欧洲家庭旅馆的私密感。湖南路上的宝丽会馆地处洋房区,却别具一格玩起了“中国风”,步入装饰有中国传统门铛的黑漆大门,数百平方米的幽静花园豁然呈现于眼前,会馆就坐落于庭院深处,青砖白墙、飞檐木廊,满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情致。
有些精品酒店原本是老大楼,斗转星移,整旧如旧的装修把老建筑的神韵再现,让客人仿佛置身于建筑博物馆。福州路上的“外滩老船长青年旅舍”,也许有些陈旧,但这幢已有80年高龄的西式建筑,却吸引着全球各地青年慕名而来。虹口区保定路上有座低调的“那宅国际青年旅舍”,前身是一家有50年历史的老涂料厂,因为是老厂房改建,“那宅”便有了时下设计界最流行的后工业风格。这里,铺得结结实实的瓦石路、走上去“咯吱咯吱”的木地板,让人回想起上海老弄堂的慢生活。衡山路上的联艺凯文公寓,老大楼始建于1933年,原为某位俄国公主在上海期间的府邸,经过精心修缮,成为一家艺术酒店公寓,公寓内的公众区域,陈列了许多名家名作,酒店内还辟出寸金之地,开设了名叫“联艺空间”的小型展室。酒店负责人许钊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客人多半是海外来沪旅游的散客,所以基本不受大气候影响。去年我们酒店的入住率是83.6%,今年1至8月酒店入住率达到了85%以上,比周边许多五星级酒店入住率都要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