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钟爱这片贫瘠的土地

  • 发布时间:2014-09-24 03:31:3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鲁明 见习记者 李慧斌

  刻苦攻读,留洋求学,他成为家人乃至家乡的骄傲;学成后拥有优越的自身条件的他,本可有更好的选择,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个更为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他却偏偏选择扎根到西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在这片贫瘠的大地上夜以继日地发奋工作。曾经,柴生芳的抉择总不为人所理解:他图的到底是什么?

  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让他主动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69年7月,柴生芳出生在甘肃省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到高中,柴生芳的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1986年7月,他以庆阳“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柴生芳又自费前往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先后取得了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博士学位。多年来,作为宁县走出的第一位留洋博士,他一直是家乡的骄傲。

  学成后,柴生芳婉言谢绝了神户大学的高薪挽留;回国后,澳门、上海、南京等地的重点大学都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去工作,他都没有答应,而是毅然回到了家乡甘肃。

  “好不容易脱离了苦哈哈的穷山沟,别人都往好地方去,你为什么又要回来?”面对他的选择,家人、亲戚和朋友的不理解,柴生芳说:“我要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让人们更感“意外”的是:2006年4月,在甘肃省委办公厅工作的柴生芳,主动请缨到条件更为艰苦、“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工作。在定西,柴生芳先是担任陇西县副县长,3年后又调任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2011年9月,柴生芳受命到临洮县工作,并于2013年10月担任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有企业想高薪聘请他,可是他依旧不为所动。

  从农村到北大,到日本,再到贫穷的定西,柴生芳的选择画出一条让更多人“匪夷所思”的“抛物线”——他总是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对此,妻子祁雪莉深知:“他是个追求事业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想为老百姓多干一点事。”

  “要是为钱,我就不从日本回来了!”柴生芳的这句话,让他的司机朱凯印象极深。

  经常与柴生芳在一起工作的临洮县政府办公室罗斌也告诉记者:“他是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时的生活、求学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也让他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为让老乡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倾尽心血勾勒精准扶贫“蓝图”

  临洮,是全国最早进行“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县份之一,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自从2013年9月19日担任代县长开始,他就对扶贫工作特别关注。”临洮县扶贫办主任常贵勤说,2013年10月18日,全省扶贫攻坚行动大会在兰州召开。参加完会议,回到临洮,按照以往的习惯,他向柴生芳汇报,打算马上起草实施方案。

  但是,柴生芳却没有同意:他要求先把全县贫困村的家底摸透,然后把扶贫规划细化到每一个村。“家底不清,则方向不明;数字不准,则道路不稳。”常贵勤说,以前,县上出台相关的扶贫规划,都是编制到乡镇一级,各行政村的扶贫规划则由乡镇根据情况自行确定。为了摸准临洮扶贫的“脉”,柴生芳从扶贫、农业、畜牧、水务、交通、住建、教育、文化、卫生9个部门抽调了3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3组,奔赴全县18个乡镇、323个行政村调研。

  “一个多月的扎实调研,调查报告终于形成。初稿送给柴县长看时,他经常睡觉也拿着看,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数字需要核实,就随时打电话问我。”常贵勤说,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究,《全县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才最终出炉。

  这是临洮历史上编制项目最细、篇幅最大的扶贫规划之一。记者看到,《方案》全文达140页,其中包括了78页《2014—2020全县扶贫攻坚行动村级发展需求统计表》,表格将统计对象细化到每一个村,涵盖了“三农”发展的方方面面。

  根据柴生芳的提议,临洮县将全县行政村按产业强弱分为144个示范村和179个潜力村,并从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美丽乡村、素质提升、农民收入6个方面制定了建设目标。柴生芳办公室隔壁的会议室墙上有两幅“特别”的全县地图——示范村与潜力村分布图。地图上一个个山村的位置图标,有的是牛、羊、猪、鸡,有的是中药材、蔬菜……形象地展示了全县每一个村要发展的产业,共有6大类28种。罗斌说,柴生芳曾将这两张地图称为“作战图”,把会议室称为“作战室”。

  “为了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柴生芳的努力下,2014年临洮县被国家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试点县,并被确定为全省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示范县之一。

  把农民群众当亲人,他的帮扶让贫困村发生改变

  苟家山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马啣山中,是临洮县北部最偏远贫困村,全村201户村民,收入靠种植小麦、马铃薯和少量的中药材。2012年,在甘肃省委启动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时任临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柴生芳主动将苟家山村确定为自己的联系帮扶村。

  苟家山村村民苟胜利是柴生芳联系的贫困户。至今,他对柴生芳第一次走进他家的情景记忆犹新:个子不高,有些胖,衣服洗得很干净,但看上去有些旧,看不出来是县长。“我给他倒水,他不让倒,让我坐下,说说家里的困难。我还没见过这么大领导,说话有些结巴。”

  苟胜利告诉柴生芳,他家里生活负担重,90岁的奶奶瘫痪在床已有10多年,因身体原因种不成地的哥哥也和他一起过。此外,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而家里的收入一年不足1万元,全靠十几亩山旱地。那一次,柴生芳跟他仔细地谈了1个多小时,临别时,柴生芳主动留下电话,一再跟他说“有事你就打电话”。苟胜利“大着胆子求县长”,没想到柴生芳一口答应了。仅仅一个月,经柴生芳介绍,他哥哥到一家建筑公司当起了保管员。

  “柴县长给我家孩子发放救助金每人500元。”“柴县长又为我们家送来了两只小尾寒羊。”在苟胜利的记录家里“大事”的一个小笔记本上,两年间,有关柴生芳的记录有十多次。“在我心里,县长待我就像亲人一样。”

  “其实,县长来不只到我们双联户的家,他挨家挨户地走。”记者了解到,自从联系帮扶苟家山村,柴生芳曾先后11次进村走访、指导村里产业发展,为农民脱贫出谋划策。如今,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种了1200多亩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养了900多只羊,其中小尾寒羊400只,建了32座标准化养殖暖棚。去年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00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