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央财教授请辞“硕导”办私塾

  • 发布时间:2014-09-04 05:33:43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震告诉记者,他决定从今年起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转而开办私塾学院,每年只招一个学生,行跪拜之礼方可入门。招生范围是“在原来的考试体系比较差的”或“没怎么上过大学,但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据了解,中央财经大学方面尚未对黄震的表态做出反应。但黄震表示,学校已经了解了他的想法,并不反对。

  请辞“硕导”

  作为70后的黄震是湖南衡阳人,1994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现名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本科,随后考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攻读宋明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黄震毕业于北大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此后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出站。他曾在北大创办湖湘文化研究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金融,担任央财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黄震热衷办私塾,行跪拜礼,从他的求学之路就能窥见一斑。他自称,20多年前还在岳麓书院专攻宋明理学时,就已产生办私塾的想法,但真正推动他进行实践的动力则源自于近年来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和对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2004年,黄震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此后的每一年都有新生入学。黄震认为学生太多了,有些疲累,更“有些惶恐”。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年带十几个研究生,很怕照顾不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培养他们。”

  “学生太多”并不单单只是黄震所面临的情况。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自1999年起,就一直在扩大研究生规模,1998年至2003年间,研究生数量年均增速达到26.9%。尽管教育部于2008年表示此轮扩招过快并决定放缓速度,但截至2012年,中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仍达到517200人,比2003年翻了一番。

  黄震表示,真正的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要“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因此,他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私塾学院教育模式中每年只带一个学生,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通过调研、实验和互相交流等方式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至于为何要辞去硕导一职,最根本在于现有教育体制选拔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其要求。黄震表示,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鼓励创新,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因而“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都被磨灭了”。

  他举例称,2009年做了一个关于残疾人就业的课题,参与者既包括自己的研究生,也包括外来志愿者。结果他发现自己的高学历研究生往往表现还不如外来志愿者,这让黄震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他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就在于,通过考试选出来的学生,很多都缺乏多元化的能力,没有创新思维。

  私塾何为

  黄震称,现有研究生教育体系不能满足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打算自己摸索一套出来,这是辞去“硕导”办私塾的初衷,“我并不想挑战什么,只是想做一个尝试。”

  未来,在他设想的私塾学院里,招生标准更倾向于挑选“在原来的考试体系比较差的”或者“没怎么上过大学,但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只要他能提出问题,就围绕他这个问题来教学。”

  实际上,近年来,黄震已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践行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以“恢复他们的好奇心和问题能力”。据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三年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对记者回忆,他刚上大一时,黄震就要求他们从身边的事入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写成论文。“在课上,老师会让我们相互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他也会给我们一些指导。”

  但即便如此,黄震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提的都是“假问题”,甚至有学生曾向他反映,“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提不出问题”。财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