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多措并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发布时间:2016-01-05 07:3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2015年12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显示当月小微企业总指数为46.5,从年度情况来看,自2015年5月小微指数发布至今,总指数虽有所起伏,但基本处于荣枯线以下,反映出我国小微企业运行仍有压力,这恰好与宏观经济数据形成呼应,表明小微指数对宏观数据具有一定的预测或佐证作用。
从分项指标可以看出,目前小微企业运行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运行情况好于预期。12月市场指数为43.8,较上月有所提升,绩效指数为45.8,与上月持平,说明小微企业运行下滑趋势有所缓解,特别是在年底企业融资的艰难期,这一点尤为难得。二是市场信心仍然不足,采购指数、扩张指数和信心指数分别与上月相比有所降低。三是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量仍有待提高,融资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点。
如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在笔者看来,未来还需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并有针对性地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第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升级小微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着内在优势:一是突破传统银行服务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能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金融供给。二是容纳了海量客户,规模经济凸显,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甚至接近于零。三是借助智能技术,银行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来持续跟踪客户情况,比如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市场区域化差异或需求波动等信息,进而提高对客户预期收益、资产价值和整体商业价值的准确评估,帮助客户完善市场定价、实现精准营销,这便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风险不易把控、收益却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整合业务资源,推出专为小微企业客户定制的小微网上银行及小微手机银行产品,精简查询、支付和理财流程,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集企业信息管理和个人财富管理于一体的全面金融服务。当然,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无论如何,互联网、大数据都只是一种技术或者工具,任何创新都应当以敬畏金融本质为前提,以客户实业发展为基础。
第二,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除了依靠商业银行开展制度机制、产品服务创新,还要逐步改善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局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出于对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的考量,商业银行容易出现惜贷、惧贷情绪,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降低,但债券市场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若企业可以直接发债,便打通了联系密切的市场主体间资金拆借渠道,更有利于借出方对借入方的监督。虽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模在日益扩大,但将小微企业纳入其中还有待时日,目前可以发展地区性、产业性债券市场为主,提高小微企业债券融资量。
第三,尽快推出针对“双创”型企业的专项贷款和专项基金。“双创”型企业不仅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小微企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金融政策方面也应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制定期限灵活、价格灵活的信贷制度,设立专门用于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开展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融资活动。(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郭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