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7日讯(记者 陈丹琪 畅帅帅 刘津池 丁翔 钟文鑫)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5.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实现难度如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在哪?对此,中国网财经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
以下为文字实录:
保就业、保民生是最根本的任务和最主要的目的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目标为5.5%左右,符合您此前的预测吗?您觉得这个目标设置背后有哪些考虑?完成难度大吗?
赵锡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为5.5%左右,这个数字是符合我个人自己的预期的,我认为今年的预期增长目标5.5%还是比较恰当的。而且这个目标设定背后应该说也是有比较系统的考虑。
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预期目标设定的考虑来看,第一考虑的是稳就业,第二是保民生,第三是防风险。
首先稳就业,应该说稳就业是我们目前经济工作“稳字当头”中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所有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跟民众相关。有了民众的参与,经济社会就会稳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的话,我们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面临三重压力:供给的冲击,需求的收缩,预期的转弱,这些对经济增长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怎么样来应对?保障就业是一项最根本的措施。只有达到了足够的就业以后才能有足够的收入,有了足够的收入以后才能有充分的消费,有了充分的消费以后,企业生产出来产品才能卖出去,企业才能够完成正常的生产运行,才能够给国家交税。所以就业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稳定就业就是经济增长最基本一个考虑。
第二,保民生也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大的篇幅是讲民生的,医疗、教育、卫生这些都是民生很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这些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特别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怎么样能够让政府的资源和资金有效的发挥作用,投到切实需要的领域中去,让我们在民生领域里的各种短板能够及时的补上。这些只有在民生上可以直观并充分的体现出来,也是只有民生这个领域,才能够让老百姓有切身的感受: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所以保障民生是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当然还有一个考虑是防风险。确切的讲,我们现在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对国际的政治、经济贸易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何很好地应对这种新的不确定性和新的挑战,我们要有预案,要有对风险的提前考量。所以综合考虑到这几个方面,我们把今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实现起来,我们是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确立这个目标实际上是为我们各个不同的部门,各级政府以及市场的主体确立了一个奋斗的方向,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在那,我们今年要朝这个方向来努力,有了前进的方向,我认为这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充分发挥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作用 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网财经: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哪个是拉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主力,哪个面临的挑战最大?
赵锡军:我个人觉得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确切地说是从“十四五”以后的情况来看的话,我们进入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加快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这么一个新格局,这个就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可能不再要局限于说仅仅依赖于某个主要的方面,实际上投资消费和外贸应该是共同来发挥作用。
我们要让每一个动力都能够发挥好它的作用,而不是说依赖于、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从今年来讲,这三个都很重要。同时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三个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说实话,要让三个方面都发挥好作用不太容易。前面我们提到的供给的冲击,这三重压力供给冲击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投资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了供给,而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话,需要原材料、需要资金,需要市场。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面临巨大的挑战,原材料的供应缺口和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企业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从而也会对投资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需求可能有所收缩,对于消费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就是我们居民进行消费购买形成的内需。
现在来看,由于疫情的影响,居民的收入等各方面,实际上它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一些领域,如就业和中小微企业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对消费是有影响的。再加上防疫抗疫的时候,对有些消费是有直接影响的,比如餐饮旅游这些行业。
如何能够保证我们消费有一个持续的增长,能够对经济有比较好的拉动作用,也是要做很多的功夫,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也有对消费怎么样发展有很好的支持措施了。
去年外贸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外贸的增长在去年是出乎意料的好,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今年是否能够保持跟去年一样的增长速度?我认为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
一是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供应链产生了比较大的压力。二是物价的上升,今年以来全球物价的上升非常迅猛,对于全球贸易体系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三是还不知道疫情的变化会什么样。但是,我个人理解这三个经济增长动力方面,今年我们会更加均衡地发展,同时让这三个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能够继续在2022年推动我们经济平稳的增长,实现预期目标。
只有经济稳增长才能稳就业、稳民生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您怎么看?以及宏观来看,今年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抓手在哪里?
赵锡军:应该说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的任务,因为只有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才能实现我们前面讲到的保证有足够的就业,才能稳得住就业,也才能保证民生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才能有相当的实力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所以稳增长就成为我们今年所有经济社会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稳字当头,今年非常的明确,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个来展开和实施。
可以看到宏观政策方面,无论是政府的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方面的货币政策,还有其他领域里头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是和稳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从政府经济工作的核心来讲,宏观经济政策是关键的,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它是我们今年经济工作稳增长方面最重要的抓手。
在所有宏观经济政策中,可以看到两大类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今年还要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财政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财政政策的描述非常丰富,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各项支持措施仍然要保持相当的力度,以支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包括支出的规模、强度,支出的结构,还有重点支持领域,政府都是通过财政政策工具来发挥作用。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措施来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其中也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项支出方面的政策措施。
这里特别要提到今年的赤字率,是2.8%,比去年有所下降,这主要考虑到去年是应对疫情冲击,要实现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的第一个重要的年份。
今年是在去年经济恢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何巩固和稳定的问题,所以财政赤字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们整个财政的盘子越来越大,所以赤字的规模实际上也是非常大的,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的增长,是实施了很重要的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还下达了一个3.6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用债,跟去年下达的任务规模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赤字率的设定,还是从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来看,都是希望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平稳的增长,保障就业和民生,以及应对可能的风险。
在金融领域里头,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但是它的灵活性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看到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民生的各项政策,在今年也会继续实施下去,有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中小微企业和民生领域,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稳定住市场经济主体,实际上是让他们在比较复杂的环境和压力之下能够渡过难关。只有稳定住市场经济主体后,才能对经济增长、对就业都会起到稳定的作用,而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然还有外贸领域、投资领域、消费领域,都有相当多的政策来支持这几个领域的稳定增长,从而能够让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一个很好的支撑。
要让政府的投入引导全社会的资源动起来
中国网财经: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这一组组数据反映哪些政策风向?
赵锡军:可以看到无论从今年政府预算的赤字率,还有我们下达的专项债的规模,还有转移支付的增长情况来看,都充分反映了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支持稳定就业、稳定民生方面的工作。
同时从财政赤字率的下降也可以看出,就是财政要有可持续性,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相当的支出强度来支持经济增长,支持就业,支持民生。另外一个方面,也不能滥用和浪费这些财政的资源,要让财政的资源能够持续不断的发挥作用,要让它有可持续性。因此对财政政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政府仍然是要过紧日子,要让政府的资源、政府的资金能够起到真正撬动社会资源、社会资金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财政政策、政府的资金起到杠杠作用,不仅仅是政府的投入,资金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政府的投入引导社会的资金、企业的资金,以及市场主体的资金来共同来进行投入,让整个社会的资源都动员起来,发挥好它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转移支付这一块增长也是比较快的,这也是考虑到在最近几年,我们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工作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
很多防疫抗疫的工作和民生方面的工作是落到了地方各级地方政府的头上。但是地方政府的收入这一块,由于受疫情的冲击,经济增速的放缓等各方面的影响,相对增长的慢一些,那么就需要通过转移支付弥补这一缺口,来给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金,让他能够完成好工作,保障防疫抗疫的工作,保障民生的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能够让整个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适当弹性”促进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同时推进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特意提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您觉得这个提法背后有何考虑?
赵锡军:对于能源消耗和环保而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涉及到的这个方面的。
这中间考虑到了我们已经设定的双碳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对我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同时也考虑到了我们现在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以及目前支持经济增长的能源结构和调整的这种力度,可以说是在多重的约束之下寻求一个比较好的平衡。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从而要保证就业,要保证民生,还要应对冲击。但是也不能过度消耗资源、消耗能源,更不允许增长损害环境。
所以要对能源的使用和各种各样的排放有一定的约束,但限于我们现在的能源结构,我们经济增长里头主要的能源结构是煤炭,它的排放对环境是影响比较大的。
如果过多乃至无限制的来使用这种煤炭类的化石能源,可能对我们双碳目标的达成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要把传统的能源这种结构要转化为更加清洁的能源的这种结构,需要时间,不能一下子完全转过来,做不到一刀切。这是在现实各种约束之下,综合考虑以后的决定。
要越来越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同时不能一刀切都转向某一种能源,现在也做不到一刀切。所以就提出要留有弹性留有余地这么一个要求。我们要根据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技术的进步,以及我们经济增长的变化来进行微调,适度的、比较及时的来进行调整,这样能够保证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耗的目标也能够同时实现,这是一个多重目标下的均衡。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