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聚焦科技创新与科研突破等方面的议题。他建议,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生态培育、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进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工业数据开发利用。
加快战略技术研发储备
“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沈南鹏建议,结合“双碳”目标需求,进一步加快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
沈南鹏表示,无论从能源领域、工业领域,还是消费领域来看,都要依靠深度的技术变革来应对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引领“绿色工业革命”。
他的建议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面向碳中和需求找准科学问题切入点,增设专项加强基础前沿探索。例如,可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基础上增设子专项,支持面向工业应用的首发场景、示范推广、流程再造、共性支撑等技术突破。其次,完善碳中和技术投入各级保障,夯实低碳技术创新资金基础。可以结合产业禀赋,各级政府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通过政府绿色投资信用担保等方式,吸引多元化资金投资低碳项目。最后,畅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通道,以市场应用带动技术研发加速。比如扩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促进绿电应发尽发,带动前端清洁电力技术应用扩大。
推动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建设
随着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农业领域开发利用促进微生物保护的任务更为迫切。“微生物资源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沈南鹏表示,当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有待补齐。
他认为,当前农业生物资源开发重“动植物”、轻“微生物”;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有待加强,作为市场主体的微生物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受制于成本和肥效稳定性等因素,微生物肥料的市场接受度落后于化肥、农药等化学品。
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沈南鹏建议:“一是加强农业微生物学科研突破,拓展专项支持范围;二是加大微生物产品应用推广和固碳菌株研发支持;三是政企共建充实菌种保藏力量,以资源摸底和知识产权保护促开发利用;四是优化财税和肥效评价政策,肥药双减缓解对土壤微生物的伤害。”
提升制造业“数智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大数据引领和催化方面发展迅速,在集成应用和生态培育等多领域成效初现。沈南鹏认为,数据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基础资源,相对于为制造业切实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高阶目标,当前工业数据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不少挑战。
“工业数据的采集和如何形成闭环支持生产流程,专家经验如何有效固化到软件平台,以及‘不可见’场景的需求对接等问题亟待解决。”沈南鹏表示,为更好解决工业企业的实际问题,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数智化”水平。
对此,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加快推动工业传感器和通信协议兼容适配,以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强化数据支撑能力;其次,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依托,探索数字科技与工业制造知识融合推动数智化的新路径;最后,基于真实企业需求场景,降低开发成本,培育壮大数字科技服务商。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