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李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科玉律

  • 发布时间:2015-10-29 11:16:02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郑梦琦

  

  中国网财经10月29日讯 “2015第四届金融街论坛”于2015年10月28-29日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新常态、新金融、新功能”为主题,将聚焦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开放。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的讨论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金科玉律。新常态下,金融就需要来为新常态、为经济结构调整,为淘汰掉一些落后企业提供服务。

  李扬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再次参加我们金融街论坛,并且来讨论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金科玉律,因为金融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就是一个泡沫,什么都不是,它产生之初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这个应当没有问题,这次危机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不断地被人说起,我想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次危机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业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使得这个事情有了非常坏的结果。但是当我们很认真地讨论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事情我们并没有说清楚。其实在实践中大家要说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经常就被这样一个命题简化为金融业要无条件地为实体经济所提出的需求服务,要满足条件的满足实体经济提出的资金需求,在中国甚至被简化为金融业要无条件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这个应当说是一个误解。

  特别是我们的总题目还是新常态,大家知道新常态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经济结构进行剧烈的调整。这个调整自然要涉及到企业,要涉及到产业,涉及到各种经济活动,自然会有一些企业发展会走下坡路,有些产业要衰落,有一些产品可能甚至会被消灭,如果说我们对这样一些企业、这样一些产业、这样一些产品都提供资金支持的话,应当说这不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新常态我们金融就需要来为新常态、为经济结构调整,为淘汰掉一些落后产能,淘汰掉一些落后企业提供服务。所以我觉得在新常态下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我们需要下一点工夫。因为这个题目是非常大,我今天提供两个思路,一个思路就是我们从金融业自己能做什么这个角度来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为你要让金融实体经济你就要知道金融业能做什么事,你不能把它不能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加在头上。第二结合新常态的实体经济的需求,谈一谈我们下一步应当在金融发展的哪些环节和重点上下一点工夫。

  我们先看金融的功能,首先大家都知道,金融的功能是媒介、储蓄和投资,也就是说社会上有一些人有储蓄,有过剩的资金。另外一些人主要是企业,他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事业,不断扩大自己生产规模,但他又没钱,于是金融业就有一个功能,把有钱人的钱给引导到那样一些需要钱而资金不够的这样一些企业去,这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现在大家谈金融功能的时候,比较多的关注的就是这个功能。第二个功能,金融是提供一个支付清算的便利,这个功能就不太容易被人觉察了,但事实上你每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个功能,它让你各种各样的交易能够顺畅地进行。在国内你感觉不到,其实在人民币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支付清算,跨境贸易结算,跨境的人民币的结算等等,我们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为人民币支付清算提供便利的一套机制,这是第二个功能。第三,它提供信息。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产业,它在为全社会,特别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产品的定价,各种交易的价格,以及这样一些价格之间的差异,来提供市场资源稀缺的信息。当然它最一般的信息利率、汇率、收益率曲线,这个是比较宏观的信息,还有很多微观的信息,贷款的利率,利率的差别等等,这些都会通过金融的那一套标准化的格式能够揭示,哪些企业、哪些产业具有什么样的风险特征和信用特征,这是第三。第四,金融还提供管理风险的机制,就是说金融业用它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一套工具,以及这样一些工具的发展,为你管理风险提供它的一些安排。现在大家一说到风险,一说到金融的一些弊端的时候,说衍生品,其实你要仔细看一看,衍生品本身,至少它在产生之初,就是为了管理风险。当然它被过度的利用就会产生风险。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金融本身是一个管理风险的功能,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企业到银行去申请贷款,贷款委员会,申贷委员会经过讨论以后,认为他不合规,不能够提供贷款,这也就是在管理风险,所以我们必须知道金融管理风险是一个基本功能。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提供贷款是在履行它的管理风险的功能,这个我们是必须要清楚的。

  还有就是说它促进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也就是说我们金融看起来是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市场,这样一些产品和市场都是对应着企业的。运用这些产品或者说这些产品和这些市场的变化,反过来会对企业提供信息、提供压力或者提供激励,这样的话有助于企业来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机制等等。还可以再列出一些,但是在我看来,金融的功能,这些是它最主要的功能。这样看一下的话,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我们应当说金融全面地发挥它的功能,这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因此,简单地把金融是不是提供钱作为是否服务实体经济这样一个标准的话,那是比较片面的。我觉得我们在新常态下,特别是在我们有剧烈的结构调整的需求的情况下,特别要综合地全面地发挥金融的功能,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根据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根据我们新常态的需求,我觉得下一步我们可能应当重点地发展金融的某一些功能,或者某一些市场。第一个,我觉得是要发展资本市场,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实说严格一点,中国的股票市场,最近出了一点问题,还在调整过程之中,当然这些自调整的功能已经逐渐地恢复了。但是资本市场的不可或缺性,尤其是在新常态下,资本市场的不可或缺性,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为什么呢?因为新常态下我们的任务是创业创新,这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反反复复说的创业和创新,创业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创业创新所反映的各种信息是非常零散的,不系统的,创业创新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因此,我们需要这时候金融所谓支持创业创新,就是要能够识别创业创新背后的风险,管理背后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因为银行的功能它是以谨慎为基本原则,审慎是它最基本的原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依靠银行体系来支持创业创新勉为其难。世界各国的经验都告诉我们金融市场是支持创业创新的地方,因为金融资本可以通过分散的机制能够分别各种各样的机会,能够管理各种各样的风险。

  讲到资本市场,特别讲到股票市场的时候,我想说中国股票市场如果说有很多的问题的话,其中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之一,那就是它过于看重交易,而轻视了企业的形成。也就轻视了创业,太重视创业机构的交易,太重视它的价格,就是我们这个市场的,我们这个市场应当说有很多的问题,我说领导小组正在讨论,我想全社会有很多机构都在讨论,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需要资本市场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来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这是需要讨论的。这一点基本看得清楚,中国的资本市场不重视企业的形成,只重视企业交易。而且我们对市场的调控几乎唯一的以价格波动为标的,高了马上要打下去,低了马上要搞上去,没有注意这个市场究竟是不是在有助于我们企业的形成,是不是有助于我们企业的改革,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很多的新的一些创业的活动能够得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个重视是不够的。

  所以为了弥补这样一个缺陷,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重点之一是发展那样一些接触草根的,接触创业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市场结构。也就是说我们早就提出来了所谓多层次资本市场,所谓多层次现在主要是低层次的资本市场不发展,是和企业直接面对的,比如说我们在地方的,我觉得像我们北京这样的地方,就有区别于全国性的资本市场。我们京津冀发展,我们一定要有有利于京津冀的企业能够形成交易、兼并、重组的这样一个市场,这个现在应当说很薄弱。为什么说各地老是自己要形成自己的股票市场呢?有这个需求,当然他们有其他一些问题,但是企业,特别是在地方层面,始终有这个需求,这个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像新三板,甚至是新四板等等,值得我们大力地去推进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应当做的是大力推进产融结合。我们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是两个主体互相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这两种功能居于一体呢?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当然我们迄今为止我们的监管条例,或明或暗的是不支持这样的。包括刚刚厉以宁教授说的有混业经营等等,我们现在也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是不符合当前的发展方向的。我们应当看到包括像美国这样的完全依赖市场的国家里,它也有产融结合的例子,它可能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产融结合的,你要再看看德国也基本上是,甚至有很多企业不上市,但是每个企业既有产业功能,也有金融功能,这样如果说两种功能都具备,就不要到外面去找谁来支持我了,就不需要有这样一种东西。产融结合在中国其实有一些例子,国外也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我刚刚说的美国,美国是不太支持这样做的,但是他有很多。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产融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凡是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产融结合,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必须来学习。

  第三,我觉得我们应当发展一些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安排。你比如说金融租赁,金融租赁大家知道,金融租赁本身直接就是产融结合的,如果说金融租赁是一种金融活动,它的起点,它的第一步需求是来自产业,因为有这样一种对设备,或者对一种设施,或者一种实体的厂房什么等等的需求,首先是有这个需求,他觉得没钱。传统的思路自己去借钱,但是各种原因使得他不能借钱,于是这个活动就不能展开了。如果说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的金融租赁的机制,很多活动就可以展开了。

  我们中国,我经常说我们思想比较传统,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买。比如说我们的航空公司大部分的飞机都是自己买的,你到国外的航空公司的飞机大部分都是租的,设备租,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租,这样会有效地弥合对于产业、设备、技术的需求和供应方的差异,我觉得中国我们的金融租赁,现在大家还是不太够,监管当局逐渐在放开,但是我觉得应当大力鼓励产融结合。

  第四,我觉得我们应当要注意,我们比如说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当然是已经提出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如何来发展供应链金融?应当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制度安排,所谓供应链金融,沿着实体经济产品交易的线索来提供金融,你不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吗,供应链提供了一个实体经济产品运行的线索,我沿着这个线索去提供金融服务,那才是对的。但是中国在这一块供应链金融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是被淹没在商业银行的一些贷款活动之中。我觉得我们应当学一学发达国家的供应链金融,这样我们需要把这个供应链中一环一环的交易能够金融化。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商业范例,能够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短期的融资工具,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供应链这个线索也能够发展起来。

  最后,我想还是要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这个词也许还值得商榷,而且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很可能并不构成一个稳定的业态。但是用互联网来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活动,用互联网上面的一些金融活动来支持实体经济,我觉得肯定是一个方向。至少我们现在看到了,它通过P2P、众筹等等,确实对满足小微企业,其中有很多是高科技企业,他们的资金需求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觉得我们有关当局应当更加积极地促进它的发展,使得我们整个金融体系中都能够满足我们实体经济中各种各样的需求。

  总之,我觉得在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的目标当然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但是究竟金融能够做什么?实体经济需要什么?我们金融这样一些功能怎样和实体经济的需要相结合,这是一个大文章。我们今天开这个会,应当说为这个文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希望我们在京津冀合作的架构下,能够对做好这个文章提供一些贡献。

  谢谢各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