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315网购价格“上当”报告:虚假折扣等陷阱最常见

  • 发布时间:2016-03-17 09:53:1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春晖

  每年的3·15都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日子,不仅是因为消费者的权益格外得到关注,更是因为一年以来的不少消费陷阱或者黑幕都会得到不同渠道的曝光。第三方购物软件惠惠购物助手就在今年的3·15期间发布了《3·15网购价格“上当”报告》,通过用户网购大数据盘点了去年国内各电商低价促销概况、各类商品价格走势,以及常见的虚假价格促销陷阱。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箱包、手机数码、家电等品类平均价格涨幅居前三;而电商方面,天猫、一号店、亚马逊低价促销力度最大,且12月低价促销商品平均占比最高。此外,报告还着重揭露了消费者购物中常见的先涨后降、虚假折扣等五大价格促销陷阱。

  12月商家促销最给力

  根据惠惠购物助手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网购消费价格呈逐月上升趋势,且上半年消费平均价格涨幅高于下半年。其中购买频次较低的三类产品:箱包、家电、数码在年底消费趋势达到最高;而服装、美妆、母婴等购买频次较高的商品,价格趋势相对平稳。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商家常在下半年大力促销,故消费者会选择在年底购买单价较高类商品;而服装、美妆、母婴等商品购买频次高,所以用户更关注商品日常价格走势以及每月的促销活动。

  此外,从去年每月历史最低价商品占比来看,天猫、一号店、亚马逊居前三,这表明其通过直接降价的方式来回馈消费者,更加实惠、透明;而京东、苏宁因满减、用券活动较多,最低商品价格占比优势没有明显体现。从时间段来看,年终是各大商家促销力度最大时期,尤其是12月,其次是11月。惠惠购物助手指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应考虑价格、促销政策、时间等多重因素,从而做出最佳选择。

  防“先涨后降”,更要防“虚假折扣”

  在中国的电商领域,价格促销是商家常用手段,但目前市面上仍存在不少商家虚假价格促销的现象。惠惠购物助手数据显示,先涨后降、先涨再满减、虚假折扣、明升暗降、频繁折扣等是商家惯用的五大虚假促销手段。分析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应多查看该商品的历史价格及全网比价,不要被商家的虚假促销蒙蔽,从而选择最优的购买方案。

  此外报告指出,每年9月随着各大手机厂商推陈出新,手机数码类产品都会有较大折扣,因此每年10-11月是购置新手机的好时机;而服装类折扣最大季则在每年11月,归功于“双11”期间的巨大优惠,其次是次年1-2月,即春节前后的上季秋冬服装打折期。此外,反季买也是购置实惠商品的好方法,例如冬天买空调,夏天买空气净化器等。针对价格异常优惠的商品,消费者要格外留心,护肤品、奢侈品以及部分限量商品容易通过低价引诱消费者上当而买到假货。

  ◇延伸

  网购很High?小心“高仿”诈骗短信

  每年的3·15,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成为“追击”目标,而追求高仿真,并非只是商品的特质,诈骗短信其实更爱“高仿”,诈骗短信“高仿”的目的则是瞄准手机用户的钱袋子。冒充银行、客服、法院、电视节目组的短信时常出现,诈骗分子不仅语气、口吻模仿得十分到位,其发送诈骗短信的号码、短信中的官网链接地址“高仿”程度足以乱真,没有一定“功力”根本分辨不出来。在今年3·15期间,针对消费者网购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手机诈骗行为,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也进行了归纳和汇总,提醒手机用户看到这些内容一定要警惕。

  超九成诈骗短信爱“高仿”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数据显示,在2015年全年用户举报的各类诈骗短信中,近93%均为身份冒充类诈骗短信。其中,银行成为各位“演技派”们最爱模仿的对象,占比高达58.1%,堪称诈骗短信界的“LV尖货”;其次则是冒充电信运行商类,占比40.1%;同时上榜的还有冒充互联网公司类、冒充航空公司类和冒充公检法机构类诈骗短信。

  网络安全专家分析,之所以诈骗分子喜欢使用高仿真短信的方式进行诈骗,主要是由于冒充银行、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身份迷惑性较强,相对容易致使网友上钩。并且,利用改号软件、设置钓鱼网址等方式,迷惑性强且传播成本低廉,一旦有人中招就能获利颇丰。

  钓鱼链接可暗中偷钱

  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目前,机票改签、法院传票、电视节目中奖、银行通知短信、10086短信、信用卡提额短信、违章短信、孩子成绩单短信、订餐短信、聚会合影短信这十类是比较常见的高仿真诈骗短信。此类高仿真的诈骗短信通常以这些理由作为诱饵,借助逼真的话术,引诱网友点击短信中的钓鱼链接或拨打诈骗电话。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诈骗短信中的钓鱼链接存在两种主要危害,一是可能含有木马病毒,损害用户手机正常使用或导致用户手机产生资费消耗;二是通过虚假钓鱼界面获取网友银行卡、身份证、电话、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可直接盗刷网友银行卡中的存款。因此,网友对于短信中的不明链接点击需谨慎。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