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自贸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加快设国际金融交易平台

  • 发布时间:2014-09-26 09:44: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运营一周年之际,有几件事值得铭记:上海公布首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上港集团在上海自贸区完成四笔境外融资,仅利息就节省两亿元;上海自贸区一系列成熟经验和措施开始复制推广。

  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上海自贸区建设已经从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发展到了企业享受实惠的微观层面。上海自贸区在挂牌成立之初提出的用一年多时间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的承诺开始兑现,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将惠及全国。此外,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举措将陆续推出。这背后是上海自贸区在一年的时间里从上层制度框架设计到中层细则出台再到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在这样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来”。

  区内企业得到实惠

  9月中旬,来自三家境外银行总计25.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到账。这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港集团)今年以来获得的第四笔境外融资。此前,上港集团分别在今年2月、4月、6月,做了三笔境外人民币业务,四笔融资总计179.6亿元人民币。包括各种税费在内,四笔融资总的资金综合成本只有4.91%,企业仅利息这一块就可省下近两亿元。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说:“这是我们企业真真切切从自贸试验中获得的改革红利。”

  今年2月,上海自贸区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细则出台。其中明确规定,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应用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相符的领域。这项金融制度的创新安排,打破了内地企业不得在境外融资的禁区,扩大了企业资本运作的视野。细则出台不久,上港集团第一时间向央行上海总部和外汇管理部门申请自贸区第一笔境外融资业务。据上港集团方面介绍,过去国内企业只能在境内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等形式的融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上港集团在市场资金紧张时,资金成本也要达到6%左右;而境外融资人民币,融资渠道几何级扩大,往往一次融资招标书下发后,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前来应标,议价空间更大,财务成本自然更低。

  上港集团的上述境外融资案例成为企业享受自贸区改革创新红利的实例。另据透露,上港集团目前正在与外管局等单位沟通,准备探索境外发行人民币和外币债券等创新融资方式的可行性。

  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更细化、深化还表现在监管创新上。近日,上海工商局网站推出一个名为“自贸试验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栏目。区内1467家“异常”企业的名称、注册号、法定代表人、经营场所以及被载入异常名录的时间、原因等清晰显示。这是上海日前公布的首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据介绍,未按规定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报告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等4类情况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企业又未能在3年内按规履行公示义务,将进一步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公示。等待这些企业的,将是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信贷等多方面的限制或禁入。

  在上海自贸区一周岁之际,开始以监管创新、奖优惩劣的方式提升自贸区区内企业的质量,以期推动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创新细化深化

  上海自贸区一年来的发展是从搭建系统性框架到在框架指引下颁布细则、加以落实,再到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反过来调整细则政策甚至系统性框架然后再细化落实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就是上海自贸区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确定了上海自贸区的基本框架。随后,相关部门促进支持自贸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自贸区体系性、框架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框架得以成型。

  同时,上海以及上海自贸区层面的各类政策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开始逐步配套完善。去年9月,上海市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随后,自贸区2013版负面清单发布,并在今年进行了大幅“瘦身”,推出2014版负面清单。今年8月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开始实施。上海自贸区具体的改革创新举措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宏观体系的搭建和中观政策出台的同时,是相关具体措施的落实。在一年来的发展中,自贸区在投资开放、通关便利化、企业注册简化等领域措施颇多。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等仅是其中一部分。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来主要有四大亮点:一是缩减负面清单,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增强了行政的公开透明度,因而负面清单被称作是推动改革效果最明显的东西;二是规范工商登记,上海自贸区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采取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和统一营业执照样式,使得工商注册更加便利,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三是单一窗口建设,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初步形成在单一窗口平台上的保税业务模块方案,这是改革创新由局部的点走向面的典型;四是吸引跨境电商,代表性案例是自贸区管委会和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美国亚马逊公司签署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备忘录,标志着亚马逊落户自贸区。

  大力推广成功经验

  上海自贸区将满周岁之际也意味着自贸区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将逐步复制推广。早在自贸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上海自贸区将用一年多的时间推出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今年7月,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海关总署正研究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将上海自贸区所实施的便利通关各项措施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推广,首先是在全国各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据悉,这一推广工作已经在9月初开始实施。

  9月24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经过国家质检总局评估同意,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出台实施的23项创新制度中,已有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检验检疫分线监管机制等8项具备复制推广条件,已经或即将在全国更多特殊监管区“开花结果”。此外,上海自贸区试验实施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也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多个行业进行推广实施。

  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已经惠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多地企业、居民享受了自贸区外贸便利化等多种优惠政策。全国各地对自贸区政策红利溢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自贸区“扩围”、全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声音。对此,有专家指出自贸区盲目“扩围”存在隐患,容易出现自贸区过快扩张,各地抢占资源的情况,这将与自贸区探索制度创新的初始路线设定背道而驰。宋清辉也认为,目前上海自贸区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够形成辐射效应和集聚作用,现在谈自贸区“扩围”为时尚早,而更应关注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

  9月15日,上海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重点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开放、加快在自贸试验区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等一系列内容。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将在自贸区建设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棉花、液体化工品、白银、大宗商品、有色金属等8个国际交易平台。其它领域的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举措也将陆续推出。未来,上海自贸区相关试点形成成熟经验后复制推广的红利将非常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