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社会共治 打造食品安全浙江模式
- 发布时间:2016-01-08 20:5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斌
2015年,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到位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
在这一年,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以保障安全为总目标、审时度势、远谋近施,全面布局食品药品安全“三网六体系”,即构建安全责任网、电子监管网、社会共治网等“三张网”,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标准法规、社会监督等“六大体系”。
通过实施“三网六体系”的十大重点项目,逐步从“被动整治”走向“主动防控”,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监管”,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从“两头监管”走向“过程监管”,努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浙江模式”,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效能。
据悉,到2015年,该省基层责任网络、基层站所和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县级食品安全监测资源整合、阳光厨房和城区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产品追溯系统、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纵横两向风险防控机制、应急指挥平台、投诉举报体系、省级现代医药高新园区创建等十大重点项目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日前,记者从该局了解到,由浙江省医药高专教师主要承担的“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三网六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三网六体系”十大重点项目也已全面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快检室免费开放后厨“亮”出来
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受到高度关注,而食用农产品又是一切食品的源头,食用量占所有食品食用量的90%以上,其监管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三网六体系”十大重点项目之一,2015年,浙江省食药监管局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500家城区农贸市场建成检测室并免费开放为抓手,大力推进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完善快速检测计划制定、抽样、检测、记录、公示、后处理等程序,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2015年平安浙江考核的重要内容。
“快检主要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该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徐处长对记者说,当发现某一农产品快检出现问题时,会启动定量检测工作,并追根溯源到产品源头。
徐处长告诉记者,检测室在每个工作日开展检测,城区农贸市场原则上每天检测样品15批次以上,农村农贸市场每天检测10批次以上,非农残检测项目应大于30%,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从目前的检测结果来看,农药残留合格率的情况比较好,能达到97%以上,干货类、鱼类的检测合格率稍低。
目前浙江省共有城区农贸市场797家,其实539家城区农贸市场建成食品安全免费快检室,覆盖率达到67.6%。2015年该省农贸市场快速定性检测农产品549万余批次,其中接收公众免费送检2.8万余批次。
此外,浙江已有473家城区农贸市场建成质量追溯体系。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这473家城区农贸市场基本做到了市场建立入场经营户一户一档基本信息,市场入场经营者查验供货商主体资格和农产品产地证明等,同时建立进货台账,批发市场还建立销货台帐,大多数市场都录入市场电子监管系统。
在浙江丽水,该市通过开发溯源电子秤与pos机信息的交互功能,以银行系统非接触设备和IC卡为支付载体,实现食品安全溯源与银行交易系统一体化。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交易小票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批食品的进货渠道、批发零售时间、检测信息、经营户信息等。
“阳光厨房”建设也是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浙江从操作展示、信息公示两个方面明确阳光厨房的建设标准和考评标准,推进“阳光厨房”标准化建设。
杭州积极实施“后厨操作可视、企业管理可量、食材来源可溯、诚信承诺可查、群众感受可评”的“五可阳光餐饮”工程。台州市椒江区充分利用户外显示屏,实时播放21家餐饮单位后厨操作工程,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将“阳光厨房”、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公示、顾客投诉等内容整合到网络订餐平台,让消费者在线查看餐饮店的后厨操作,强化对餐饮企业的监督。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累计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建设“阳光厨房”4015家,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35.2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7.57%。
食安险、食安金融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添砖加瓦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现场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中曾指出:“建设基层责任网络,是破解长期存在‘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食品安全监管困局,在第一时间发现、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工程。”
近年来,浙江省食安办一直把基层责任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推行食品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机构延伸至乡镇街道,并在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协管员、信息员。
此外,浙江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农村食品安全金融体系建设试点,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添砖加瓦。
2015年初,浙江省食安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金融办、浙江保监局联合出台相关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同时,成立省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起草统一的保险示范性文本,将此项工作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内容,要求各地在学校食堂、校园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单位、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率先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对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市将予以扣分。
各地在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模式上大胆创新,记者了解到,台州通过界定市场主体“公商属性”,以市场运作为主体、政府公益购买为辅助的“政企同推”的投保模式;仙居等地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机制,对100余家小餐饮进行了风险评估;临海市各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专项基金,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将营业场所5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经营户、小作坊、食杂店等单位纳入投保范围,实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覆盖的“团体式投保”。
据悉,目前浙江省投保单位共8957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120万元,保单金额达到了约291亿元。
与此同时,丽水的农村食品安全金融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丽水是全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它通过“互联网+食品+金融”的监管模式,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情况纳入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记者从丽水市食安办了解到,该市与市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实施方案、惩戒机制等文件,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贸市场举办者及经营户六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作为首批试点对象。
目前,丽水市共采集完成了45.7万户六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信息,市人民银行向有关贷款发放行发出食安金融联合惩戒告知书30余份,实施限制贷款2家。
县级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走在全国前列
为解决基层食品安全检测资源“低、小、散、弱、乱”的现状,尽快形成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相匹配的检验检测体系,浙江在2014年正式启动的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作为三网六体系的重点项目,截止2015年12月底,浙江省45个县(市)启动了整合建设工作,其中台州、温州、衢州、舟山、绍兴等地布局整合的县均启动整合,实现了整市推进。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浙江对全省11个市局和223家食品检验机构发放调查问卷,全面梳理分析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算检测资源与监管工作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以及缺口。在此基础上,成立省局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国范围内首家编制了《浙江省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建设专项规划(2014-2016)》。
为了科学整合布局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浙江省11个市检验检测机构覆盖市辖区共38个区,62个县(不含市辖区)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检验资源整合起来,组建一个有明确机构、编制、专职检测技术人员、固定实验场所和经费保障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的原则,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该省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实质性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统一配备,检验检测计划统一制订,检验检测经费统一拨付,检验检测结果统一运用,真正实现由“软整合”向“硬整合”的转变。
据悉,整合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功能定位更准确,作为政府公益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或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主要侧重于所辖县域的产地检测、执法检验和日常监管监督检验等,同时为当地企业和产品提供委托检验服务。
检验能力提升后,检验机构每年可为监管部门提供1500批次以上的检验检测任务,参加“食品检测百村行”、“你点题、我检测”、“食品检测进校园”等活动,主动为百姓提供免费食品安全检测服务,为浙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