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通关时间缩4成 前八月进出口额增11%
- 发布时间:2014-09-25 15:52:4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姚慧婷
上海自贸试验区即将迎来“一周岁”。虽然面积仅有28平方公里,但这片土地上一年来发生了不少“奇迹”。以外贸增速为例,今年1-8月份,自贸区内累计进出口额为8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全国和上海市分别快了8.7和4.7个百分点。记者实地走访了自贸区,探寻这组数字背后的奥秘。
美药典公司中华区高级副总裁胡江滨接受记者采访的会议室正是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调研自贸区时驻足过的地方。他向记者介绍,美药典于2007年在上海张江成立实验室,当时规模较小,鉴于业务飞速发展,公司于2014年1月份搬迁到外高桥。“办公面积从此前的1000平方米扩展到1万平方米,公司员工也从30人增加到了108人。”
胡江滨表示,作为上海自贸区服务外包保税监管首批试点企业,美药典在自贸区收获了诸多惊喜,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首先,公司在日常研发中需要从世界各地收集不同样品,样品进出的速度和便利程度至关重要,自贸区海关的创新政策帮助企业简化了进口流程。以前一瓶化学试剂从海外机场到上海的实验桌至少需要两周时间,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研发样品的进口成本节约了25%;其次,商检部门采取的分批放行、集中查验的政策也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第三是从窗口办事改为网上办事,也提高了效率。”
除了上述特殊制品的进出口对通关速度要求较高外,食品企业也尤为看重上海自贸区通关便利的优势。
创办于2001年的厦门元初食品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多达1000余种。公司同美洲、欧洲、澳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皆有进出口业务往来。作为一家大规模的食品进出口企业,元初食品在洋山保税港区租赁了23000平方米的仓库,成为首批“吃螃蟹”的自贸区企业。
元初食品运营总监祝敏向记者坦言,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最明显的利好是自贸区的通关速度加快,自贸区允许境外货物凭进口舱单直接入区,允许外贸企业可在货物入境进入上海自贸区或在自贸区仓储时申请预检验。食品的保质期限非常严格,若通关速度较慢,我们就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作为食品企业,对自贸区的优势感触很深。
由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据上海海关估计,上海自贸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降低企业的成本10%左右。
“千万别小看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在企业家眼中,时间就是金钱,多一天仓储就意味着多一天的仓储费用,”乔达国际货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醒强向记者表示,“我们进驻上海自贸区以来,由于在通关等方面提升了效率,帮助企业节约了15-20%的成本。在过去的一年,集团位于保税港区分公司的业务同比增速高达50%,上海自贸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乔达货运在中国有23家分公司,产品包括箱包、玩具、服装等,旗下供应商300多家。杨醒强期望,未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可以推广到中国更多地方。
外高桥保税区海关稽查二科科长耿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了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效应,海关开过多次聚焦“可复制、可推广”的会议。“例如汇总征税、保税的分类监管等已经开始在苏州工业园区等一些全国特殊监管区域尝试了,后续还有更多创新举措将因地制宜地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