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政府钱袋子瘪了吗?
- 发布时间:2016-03-04 09:14:29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斌
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5.2万亿,实际增速为5.8%。这个增速创下自1988年以来新低,也是20多年来财政收入增速首次不及GDP增速(6.9%)。政府的钱袋子瘪了?
另一方面,2016年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其中包括减税和增加支出,这使得财政收支压力加剧。
在财政收支面临尖锐矛盾情况下,通过扩大赤字率解决矛盾成为主流声音,其他的措施还包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如何避免财政风险,财政政策如何保证稳增长和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于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放缓,财政部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工业生产放缓导致增值税等税收下降;企业效益下滑,导致企业所得税下降;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带来财政减收。
矛盾的是,在政府钱袋子瘪了的同时,2016年花钱却不能减少,仍然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我国经济下滑的风险,保证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包括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针对税负较重的制造业的普遍性减税等。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赤字率以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成为主流声音,也是决策层的政策取向。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施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随后,去年12月28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称,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财政矛盾呈加剧之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首先发力点就是阶段性提高赤字率。
财政赤字率扩大的说法近期被广泛关注,楼继伟在2月26日的G20峰会上表示,中国目前还有财政空间,今年赤字率会进一步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王广谦
“实体经济企业税负偏高”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王广谦
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垄断性行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税收可以适当增加;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应该减税支持。
新京报:财政收入增速会持续下降吗?
王广谦: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必然下降,不可能再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如果政府收入增长较快,那么居民和企业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就会下降。另外,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供给侧改革还要减税,减税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未来财政收入增速个位数增长会是常态。
新京报:政府钱袋子瘪了,值得担忧吗?
王广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并不是绝对数下降。我国GDP保持6%-7%的增速是未来常态,如果财政收入仍然保持高增长就会挤压家庭和企业资源。在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新常态下,财政支出结构也应该随之调整。虽然我们国家需要财政支出的方面特别多,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新京报:目前财政收支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王广谦: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矛盾比较尖锐,收入增速降低,支出却保持大幅增长,如果减少支出会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靠增加赤字率来弥补缺口,缓解矛盾。
新京报: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税负重吗?
王广谦:中国企业的税负在全球来看还是偏高的。企业的税负比较重,特别是实体经济的税负,应该给实体经济的企业减税。我的看法是,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垄断性行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税收可以适当增加;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应该减税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张连起
“要对企业‘放水养鱼’”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张连起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要对企业“放水养鱼”,使企业轻装上阵,不要让企业成本过大,以至于不堪重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京报:有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税负30.1%,低于世界水平。你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合理吗?
张连起:一国宏观税负比例是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方式,与我国财政四本账以及非税收入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我个人认为不具备实质性比较意义。
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中国的税负水平大概在30%左右。评价总体税负是否处于合理水平,主要看是否适应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阶段。我认为,目前总体税负处于合理水平,不过,在结构上存在问题。
新京报: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
张连起:一是制造业税负偏高;第二是非税收入过大。特别是各地地方政府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这个比重比较大。现在各地非税收费五花八门,我们的研究小组去年底对3000家代表性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测算,盈利只有5.2%。有的企业缴纳政府性基金和非税收费100多种。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要对企业“放水养鱼”,使企业轻装上阵,不要让企业成本过大,以至于不堪重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逐渐降低非税负担,这是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认为在税收和非税收入方面的减负还有空间。
新京报:你认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减税?
张连起: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点是降低企业成本,所以减税是必须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就是减税的一个重要方面,消除了重复征税。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 于勇
“落后地区增收有后发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 于勇
阜阳的收入和支出确实存在差距,阜阳除了依靠自己的财政收入,还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告诉新京报记者,和前年相比,阜阳市去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了11%。
谈及经济发展放缓下阜阳市财政收入增长可观,于勇笑着说,“我们是后发地区,有后发优势。我们的短板比较多,短板就是机遇,就要发展。”他表示,阜阳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得益于阜阳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营业税的增加,以及地方收入的增加。
于勇介绍,阜阳市的煤、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往年持平或呈大幅度下降。但是,阜阳的新兴产业正在不断发展。他举例,以消费、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都在阜阳发展很快。
“去年阜阳市财政收入200亿元,支出在500多亿元左右。”于勇说,阜阳市的硬支出主要花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对于超过收入两倍的支出,于勇表示,阜阳的收入和支出确实存在差距,但支出是为了提升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发展。“阜阳除了依靠自己的财政收入,还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以保证各种公共服务的实现。”于勇坦言,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要按照中央现在的投融资方式来解决。
在谈到阜阳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时,于勇说:“农业不一定是种粮食,观光旅游也可以是农业”,目前阜阳市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做的是把农业的问题解决好,把人的问题解决好。同时,阜阳市还在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贾康
“财政收入维持低增长 过紧日子的阶段到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贾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政策还必须要实行扩张以服务全局。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因此今年的赤字率一定会扩大。2016年很可能会在3%左右,甚至到3%以上。
新京报:财政收入个位数增速会成为常态吗?
贾康:在经济下行和探底企稳的一段时间里,财政收入会维持低速增长,这就是所谓的过紧日子的阶段到来了。
新京报:有一些报告认为,2015年我国实际财政赤字率已经达到3.5%?
贾康:没有。各个机构统计口径不一样。按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说法,我国去年名义上的财政赤字率是2.3%,实际赤字率为2.7%左右。
新京报:政府很难在减税、扩大支出和低于3%的赤字率之间保持平衡,政策目标应该如何取舍?
贾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政策还必须要实行扩张以服务全局。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因此今年的赤字率一定会扩大。具体赤字率上升多少,从现在的口风来看,2016年很可能会在3%左右,甚至到3%以上。
新京报:赤字率扩大到3%以上会不会面临风险?
贾康:不一定有风险。赤字率适当提高是必要的,关键是适当提高赤字率的同时,要掌握好如何优化结构。扩张只是需求管理,优化结构是供给管理。现在特别强调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就是这个用意。
新京报: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今年是否还会实行减税政策?
贾康:还是会实行减税政策。首先是营业税改增值税方面,今年要求全面推开营改增,做到营改增全行业覆盖;同时要为企业减负,预计会出台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另外,对研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方面也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不过具体的减税规模要等两会预算报告出来之后才会清楚。
减税政策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促进因素,但并非简单一个因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新京报:政府的钱袋子瘪了后,据你了解,各地是否存在征收“过头税”的情况?
贾康: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严格来说,不可能一点“过头税”都没有,因为税务机关有完成税收任务的压力。不过,官方的态度和要求十分明确,就是不能征收“过头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财政政策不是扩大赤字率就了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财政政策不是说扩大赤字率就了事了。赤字率要增加,但增加多少要把握好财政风险。
新京报:赤字率扩大到多少合适?
刘尚希:这要根据稳增长的目标算账。比如稳增长目标是GDP达到7%,赤字率应该怎样配合?如果降到6.5%,赤字率也会根据这个目标调整。
另外,财政政策不是说扩大赤字率就了事了,扩大赤字率最终还是体现在花钱上,只要花钱就是扩大社会需求了,但如果能从结构性改革这个角度来考虑,钱就能花得更漂亮。
新京报:目前财政收入下滑,政府钱袋子瘪了,是否会面临风险?
刘尚希:这涉及两个问题,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资源环境领域等都面临着一系列公共风险,公共风险需要财政去防范和化解。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领域的风险就会转移到财政,比如扩大赤字率,财政风险就扩大了。
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财政风险不可控,转化成财政危机,会反过来加剧公共风险。所以制定政策不能拍脑袋,要做好权衡。
新京报:财政风险如何权衡?
刘尚希:我国或有债务比其他国家都多。一旦经济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债务就会爆发。所以不能局限看账本,看账面赤字率不到3%。
举个例,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有大量的债务,去产能这些债务谁来背?银行背就成了烂账,烂账要核销就得找财政,财政赤字率一下子就得跳跃式上升。所以去产能很可能导致赤字率急剧上升。财政本身是要分配风险,如果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合理分担,风险就容易解决,如果都推给政府,风险就大了。
★个案
财政收入降33% 辽宁削减“经费”
“去年明显感到税务部门查税的次数频繁了,也更加严格了。”一家大型公司的财务人员说。在查税严格的背后,是财政收入增速的大幅放缓,放缓尤其严重的是东北三省和资源型省份。其中,辽宁去年的财政收入下滑了33.4%。
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
2015年辽宁全省的财政收入仅为2125.6亿元。辽宁财政厅称,全省财政收入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根据中央巡视组和省委要求,按照“三严三实”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做实了财政收入;其次是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加上机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政策性因素也相应减少了财政收入。
“过年的假期延长了,假期长了不就是活儿少了吗?挣得工资也就少了。根据不同分公司的情况,职工薪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是在逼你走人呢。”辽宁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一位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东北经济形势从2014年开始出现下行趋势,2015年东北三省GDP增速均列入倒数五位。其中辽宁省以3%的增速在全国排名垫底。2015年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等指标也表现不理想。
“首要保住员工工资”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辽宁目前工业企业不景气,房地产销售额在下降,传统产业的重工业优势减弱,这是东北面临的首要问题。
辽宁省政府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为了应对财政收入下降,辽宁省已要求全部省直机关将活动经费和项目经费削减70%,首要保住员工工资。
“辽宁是个老工业基地,改革没跟上,这之前的财政收入水分又太大,导致2015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有些地方政府因为财政收入下滑严重,财政压力非常大。这些地方政府搞赤字率不是去救别人,而是救自己,先保住人员工资,保证政府能够运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刘尚希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让企业在市场上优胜劣汰。地方政府不要抑制市场的调整能力,政府在市场中只是“搭把手”、帮个忙,主要靠市场发挥作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积累的问题瞬间爆发出来,解决问题却是需要时间,不能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