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靠什么
- 发布时间:2016-02-29 08:53:5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斌
编者按
云栖小镇、艺尚小镇、红木小镇、青瓷小镇……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正以小空间承载创新发展的大战略,践行着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小而美”“特而强”“活而新”“聚而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浙江特色小镇正逐渐成为“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正在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独特的山水资源、深厚的历史人文,打开了浙江“百镇不同面,镇镇有特色”的发展格局。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在走一条文化传承和创新之路。
“要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
时隔一年,记者来到浙江采访,发现特色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蹄疾而步稳——
云制造小镇、艺尚小镇、梦栖小镇、赏石小镇、青瓷小镇……文化为内核,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小镇“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
“特而强”“小而美”“活而新”“聚而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特色小镇正逐渐成为“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正在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
擎起“智造”之梦:
青山绿水间搭创新平台
2月19日上午,记者一行从杭州市区出发,一路向西,一小时就到了地处临安市的青山湖科技城。云制造小镇正是其核心区。
“树在水中长,船在林间行,鸟在枝上鸣,人在画中行”,记者不禁好奇,这绿水青山中的云制造小镇,究竟啥模样?
一踏足小镇,记者就遇到了浙江恩大施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周超群。“最近,我们太忙了!”周超群告诉记者,入驻小镇以来,惊喜不断,“这里有46家科研院所,全部是做智能制造的,我们落户在此是明智之选。现在,同济大学也要来小镇落户,与我们联袂打造物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软件研究所。”
与周超群一样“兴奋”的,还有落户在此的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客们。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小镇的创新氛围——
小镇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有庞大的制造业实践平台,有杭氧、万马、西子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装备行业企业集群,更有一批充满活力的涉云智能创客企业:恩大施福、利珀科技、聚力氢能……
在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主任俞琳波看来,和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一样,云制造小镇“非镇非区”,它更是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我们要在这一方青山绿水之间,擎起‘浙江智造’之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到2017年,小镇预计将实现总产值239.5亿元,实现总税收12.8亿元,吸引旅游人数40万人次以上。”对发展道路,俞琳波信心笃定: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又一实践。
自从2015年初浙江提出特色小镇战略以来,探索从未止步。“特色小镇灵感虽源自国外的特色小镇,但又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具有独特气质、浙江内涵。”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如是评价。
放眼全国,产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而在浙江,数据显示,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已经聚集了大学生创业者、大企业高管以及其他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等近万名,专业团队1900个。
诚如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所言:“特色小镇正在成为现代创业群体集聚的首选地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塑造独特“气质”:
传统产业迸出新“火花”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通过艺尚小镇,地处杭州市余杭区的临平新城找到了自己的“气质”。“杭州是丝绸文化发源地,杭派女装80%产自余杭。”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金纯说。2015年6月,作为唯一定位于时尚产业的特色小镇,临平新城艺尚小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名单。
走在小镇里,记者看到,约8万平方米的艺术时尚中心正在加快推进。中心总裁郑念华告诉记者:“纵观世界时尚之都巴黎、米兰、纽约、伦敦,没有创新的人才,我们依然只是世界的加工厂。”他表示,时尚产业是高创意、高附加值的新型业态,艺尚中心将针对服装企业、时尚产业转型的需求,与英国、意大利、美国有序开展关于时尚教育、时尚人才、品牌创意创新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复兴“东方时尚”。
2015年,50家服装企业已入驻,引进10余家设计师平台,新增税收5300万元。“目前,小镇‘一中心两街区’的空间规划基本明确,与法国时尚学院、意大利华夏米兰集团合作全面建立,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时尚产业新高地初步成型。”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平新城开发建设党工委书记李敏华说。
和临平一样,良渚、诸暨也借由特色小镇找到了自己的“气质”。
历史上,制造过精美玉器的良渚先人深谙设计之道。如今,地处良渚的梦栖小镇则立志打造成“设计之都、文化硅谷”。
而诸暨大唐袜业小镇已经过30多年发展,形成了包括机械制造、各种原料生产等一条极为完整的产业链,袜业生产的要素高度集聚,资源配置成本大幅度降低,竞争力大大增强。据测算,大唐因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可以使成本降低1/4至1/3。
当好“店小二”:
政府服务“角色”注入发展活力
“特色小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是政府培植的,政府就是要做好服务。”夏宝龙告诉记者。
政府的“角色”是什么?对此,谢力群这样回答:“打造特色小镇,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必须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
通过精准的举措,政府在土地优惠、税费返还、人才引进、项目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扶持。
景宁县铺设了13.14公里的“畲乡绿道”,依山傍水、穿山越村,将县城、外舍古镇、4A级景区串联起来;并对农家乐农户给予经济补贴,还提供服务礼节、电商推广等软件指导。
数据显示,浙江首批特色小镇2015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31个,共入驻企业3300家,新增税收21.3亿元。
成绩之下仍有困难。
“建设特色小镇,缺钱是一大问题。”衢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蓝国云说,“要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办法之一是‘变死为活’。”
“石头+金融”,让石头变富矿。观赏石经价格评估专业人员认证后,就可变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蓝国云说:“这是浙江省推出的专门对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政策,今年要将企业债券发行提上议程。”
除了资金,人才缺乏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又一大困难。具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者因而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宝贵资源。“我帮你去跑部门,啰唆的事情都踢给我。”小镇管委会主任徐东华这么对披云青瓷文化园董事长季建真说。
政府搭台、企业升级、人才创业,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次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创新空间和生活空间,更为传统产业升级、传统文化发扬注入了活力。(记者 杨亮 严红枫 孙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