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市场连续三周大跌的主要根源在哪?

  • 发布时间:2015-07-06 07:33: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敖晓波  责任编辑:王斌

  过去的三周时间,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惊心动魄的动荡,近1500点飞流直下消失殆尽,股指从6月12日5178.19高点直落几盘,跌至7月3日的3686.92点。

  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14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8.6%,深证成指累计下跌32.34%,创业板指下跌33.19%。

  个股方面更是惨不忍睹,剔除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以及在6月15日至7月3日期间停牌的股票,2285只正常交易个股中2236只下跌,占比达97.86%;跌幅超过40%的个股共1388只,占比60.74%;股价被腰斩的个股也逾千只。

  面对如此罕见的暴跌,管理层在最近一周多时间屡放救市大招,央行、证监会、人社部、财政部等部委,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基金业协会、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全体总动员,但到目前,仍未见成效。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投资受损,更有疑惑萦绕在心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下跌?

  市场连续三周大跌的主要根源在哪?

  资金面供需不匹配杠杆资金加剧波动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简要回顾6月15日以来本轮市场暴跌的根源,在于资金面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导致拐点的出现,而一系列创新工具的使用加剧了市场的跌幅。

  在资金供给方面,两因素导致资金供给出现边际递减。首先,由于今年1-5月份以来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持续显现,使得居民资产再配置过快地流入股市,资金转移有“透支”的迹象。数据显示,6月初新发基金的规模明显缩小;此外,监管层对“两融”、对“场外配资”的监管与清理,加速了资金供给端的收缩。

  由此,资金面供给自6月份以来出现了边际收缩。但与此同时,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却在不断提升,随着A股市场整体上涨,进一步推升A股指数所需的成交量要随之增加。

  总的来讲,资金供给端的收缩与市场对资金面需求的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向下拐点的出现,再加上一系列创新工具中杠杆资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使得市场出现了持续的下跌。

  李立峰强调,新股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可否认,6月以来的连续两批新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量的确较大,发行数量创去年IPO再启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新股申购的赚钱效应存在,由此可以预料的是,打新仍然会受到许多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的追捧,二级市场资金面或多或少会产生些扰动。新股发行速度和规模的加快,也对资金面需求端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股加速放行,共有8批、192只新股发行上市。其中,上交所79只新股合计融资1034亿元,而深交所113家新股企业完成IPO融资440亿元。两大交易所合计有192只新股融资1474亿元,为历年来最高。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杨玲认为,本轮下跌的过程中,多数机构曾预估本次调整幅度大约在20%左右,但事实上,跌幅远不止如此。监管部门政策收紧是促成调整的重要因素,除了严查场外配资之外,还包括严查市场操纵行为、提示关注两融业务风险、摸底银行资金入市情况等,部分券商也开始收紧两融政策,这一系列行为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监管干预的担忧。

  利好未见效的主因有哪些?

  恐慌抛盘下跌难止A股情绪面极端走坏

  钱景财富首席策略分析师江赛春表示,一致预期是资本市场最大的力量。资本市场的迅速起飞与快速崩塌,都是对市场人心的反映。在下跌趋势已成、信心极度脆弱的情况下,市场内的大部分资金都会形成看空的一致预期。

  事实上,目前市场信心崩溃的根源在于对下跌无底限的恐慌,导致场内资金争相卖出,如果涌现无限额的卖盘,崩盘将难以挽救。这几日在市场中都能感受到国家队在真金白银地进场,但面对全市场的看空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如果无法扭转看空的一致预期,救市很难成功。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在这场持续的下跌中,救市措施屡次失效,主要是A股情绪面极端走坏,场内融资盘净减少,散户资金一方面转移至打新,一方面大举补仓,机构资金略有退出。股指期货市场的空头并未乘胜追击,但是多头无心应战,致使期指相对现货大幅贴水。

  此外,场外高杆杠比例配资爆仓形成的被动性平仓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行情短期的波动幅度。还有前期冻结的打新资金规模一再创出新高,加上未来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的推出,使投资者担心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无力再战,纷纷割肉离场。

   暂停IPO能否解决股市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暂停IPO治标难治本A股缺乏自我调节机制

  对于此次IPO的临时叫停,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表示,IPO的密集发行虽然会给市场造成资金方面的压力,但是全面暂停IPO对于A股市场来说是治标难治本,因为企业通过IPO融资是资本市场一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旦叫停,就意味着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此次爆发如此严重的股灾过程中,监管层对于严重性的预估不足,导致救市措施跟进缓慢也是市场无法止跌的原因。事实上,前期市场已经显示出非常明显的非理性特征,如果不及时出手遏制,有可能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A股市场并不缺钱,而且市场对新股的需求非常大,不应该全面暂停IPO,而是应该控制节奏,减缓发行频率。

  造成本轮A股市场如此暴跌的原因,是当前市场缺乏自我调节机制。而恢复并提高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才有利于监管层专注市场监管,不再直接干预股市涨跌,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投资者成熟,让他们学会用脚投票,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这也是A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的大势所趋。

  董登新表示,一直以来,我国A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缓慢,大大降低了A股市场的有效性,削弱了A股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直接导致A股市场的“快牛、短牛”及“慢熊、长熊”的运行格局,进而造成市场过度投机及频繁暴涨暴跌,这是A股市场最大的尴尬和无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