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评论:国企改革要破除政企不分政商不分

  • 发布时间:2015-04-06 07:2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少雷

  “中央企业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资委[微博]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日前主持召开国资委[微博]第二十二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联席会议上作出上述表述。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产生腐败的根源是公司治理结构没有搞好。“从中央巡视组近一时期密集的专项巡视发现的问题来看,都是没有改革或者改革不到位导致的,其中最关键症结在于政企不分、政商不分。”他认为,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国企改革要“啃硬骨头”向纵深发展,要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动“两把刀”:一把刀破除政企不分,另一把刀破除政商不分。

  在他看来,改革的这“两刀切”,就是用国有投资运营公司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将出资人代表和职业经理人即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董事长作为出资人代表,是任命制;而总经理实行市场聘用制。“现在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组织任命的,容易造成政商不分,并形成内部人控制。”李锦表示。

  回归股东身份:国资委监管需转身

  在一次国资论坛上,一位专家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国资委会撤销吗?

  对此话题的讨论莫衷一是,实则反映的是,在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国资委监管职能面临着如何转变及调整的现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和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均表示,要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而投资运营公司被外界视为国企和国资委之间的一道界面,使得现阶段“国资委——国有企业”二级架构转变成“国资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级架构。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点和行为边界。

  在李锦看来,国资委不能撤销,但要改变直接干预中央企业经营的做法,只能通过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选派董事的方法行使股东权益,从而间接控制中央企业;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属的中央企业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关系。这样的三级架构能有效地实现政企分开。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实现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硬监管”向“管资本”的“软监管”过渡,这也意味着国资委职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调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表示:“国资委职能转变是深化国企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步”。

  “国资委现在既是领队,也是裁判,这样不行。国资委必须往资本监管方面转轨。”李锦称,在转型过程中对国资委最大的挑战是要简政放权。

  李锦认为,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特设机构,其未来角色应是以国有资本监管为主,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一方面要监督资本运转的流程、标准和效果,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保值;另一方面要掌管投资运营公司的预算和项目,国有企业的人、事、物都交给投资运营公司自己去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国资委的职能要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所谓的管资产就是负债加所有者收益都要管,而管资本只需要管所有者收益。改革后的国资委,只需要管好股权,不再涉及企业的人和事,这样整个企业的治理架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管资产’和‘管资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这正是国资委主任张毅所强调的,要完成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就是要“简政放权”和“自我革命”。

  至于政企分开后国资委的角色,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一语中的:“回归股东身份。”

  国企反腐:巡视组走后怎么办

  今年年初,中央纪委首轮开展对26家央企专项巡视,巡视组已经全面入驻央企,并且两会期间对央企管理层逐一进行了约谈。据悉,相比较前几轮巡视,正在进行的专项巡视,把重点放在“为国企改革清障”上,着力查找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工程项目等方面反映突出的具体事项,以及国有企业违纪违规和权力腐败问题。

  李锦认为,导致央企“一把手”腐败的最大症结就在于政企不分,政企不分表现为权力寻租、政商同盟。这是中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元结构并行导致的,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属性和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属性同时存在,两方面的消极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十分严重的腐败。

  他认为要破除政企不分、政商不分,应做到董事长由组织任命,对组织负责;总经理改为由市场选聘,薪酬待遇市场化。“董事长行使出资人职责,不再插手具体经营事务;总经理行使经理人职责,以此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对26家央企进行的专项巡视正在进行,也不时有央企高管落马的消息传来。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中石油总经理廖永远、南方电网副总经理祁达才、中海油副总经理吴振芳等均接受组织调查。此轮专项巡视活动将在5月中旬结束,还会查出多少“老虎”,人们拭目以待。然而,有民众质疑:这些高管腐败分子都是中央巡视时发现的,巡视组来了抓了老虎,巡视组走后怎么办?为什么央企内部设置的层层监督机制失灵?

  李锦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国企反腐不是为了反腐而反腐,而是为了推动国企改革,要完善监管机制,特别要‘扎笼子’、‘建生态’。”李锦说,从已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纪委书记也成为同伙,暴露了目前国企监管体系的漏洞。“纪委书记和董事长、总经理都是一个班子成员,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外部监督应强化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管体系,由上级派驻,层层对下监督;内部应强化内部纪检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监事会监管、工会监管、内部审计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把纵向的条状监管和横向的块状监管相结合,扎又紧又密的笼子,把权力关进笼子。”

  他认为,“砍坏树、正歪树、驱虫子、建生态。建立一个政商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对央企而言,这是中央巡视组走后加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除“中梗阻”:为国企改革清障

  国资委主任张毅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已箭在弦上。据权威人士透露,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并最终由中央层面确定。而国企改革牵涉面广,各方利益博弈权衡难度大,因此国企改革方案的推出需慎之又慎。

  国企改革中利益纷争、诉求不一已成为一道“中梗阻”,如何下力破解,改变目前的胶着局面,成为现实难题。2月27日,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

  加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成共识。用什么样的指挥棒调动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把国家战略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应是顶层设计着力解决的。

  李锦认为,当前推进国企改革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如何增强改革动力。“顶层设计看上去是一种制度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动力设计,有利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负责任。现在要国企自我革命,没有利益驱动,怎么会有动力?”

  顶层设计中的考核标准很重要,要完善引领和推动建立激励与约束、惩处相结合的机制。他举例称:“如考核标准中加入国际化率、海外投资率等指标,国有企业会主动拥抱‘一路一带’。而现行考核方式不变,国有企业只能投入到房地产等领域,进行低层次竞争。”

  李锦认为,“顶层设计不能太细。好像一条胳膊,国家管到肩膀,政府部门管到胳膊肘,具体到企业才管到手腕。国家既不应该管到手腕,手腕也不应该等着国家管。”他说,“如果任何事都等着国家的顶层设计,那么就会形成一种等、瞧、看的依赖症。”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会否遇阻?应如何发力?在李锦看来,当前国企处于发展、改革与反腐三个焦点聚合期,保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反腐不能停步,国企改革这一步也必须要迈出去,而且经济下行会放大国企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更需国企改革迈好步、迈稳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