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国资委简介

    国务院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

    9月13日,广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文件终于"靴子落地"。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国企改革到2020年必须实现的目标,未来5年,我国的国企改革大幕由此拉开。 [详细]

10条干货看懂改革重点

     国企业改革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详细]

国企改革方案六大亮点

     亮点一: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亮点二:分类监管 国有企业将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亮点三: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亮点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不设时间表。

    亮点五:国资委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亮点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

国企改革关键问题所在

1、改革路线图缺失

    首先中央需要发布一个清楚的路线图,哪些行业可以混合,哪些不可以混和,股权比例的红线在哪里?其次,职业经理人持股能否放开、股权怎么定价?第三,国有资产流失的大棒始终悬在空中。

    高层迄今尚未出台国企改制的顶层路线图:谁可改,谁不可改,谁可大改(国有股比例降到51%以下),谁可小改(坚守51%底线)。

2、干部任免争议

    中国现有113家央企,其中53家央企的行政级别是副部级,这53家央企的一把手(即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均是中组部序列的干部,53家之外的央企一把手的干部任免权在国资委。

    如此干部任免制度,加剧了国企的政企不分,而让国企从政治组织回归到经济组织的呼声也一直很高。

3、一股独大

    且不论集团公司,即使是上市公司,不少国企的国有股比例都在70%以上,不少公司在开董事会之前先开党委会,小股东派驻的董事代表根本没有话语权。通过混合所有制来有效降低国有股比例,其实是一个改善国企公司治理的先决条件。

    指望用少数能干的外部董事人才或是经理人倒逼央企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无异于拽着自己的头发往天上飞。

4、治理结构瓶颈

     新加坡模式一直为诸多中国高层所欣赏,中国的国资管理体制部分借鉴了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但新加坡国企的体量远不能与资产总额达30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央企相比,而且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没有中国央企独有的政治属性。

    除了理论障碍,既得利益束缚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更大障碍。董事人才和经理人人才匮乏,也成为制约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的瓶颈。

专家解读指导意见

李锦:国企改革最大难点在政企分开

    此次《意见》思路清晰,未来将是由"规划图"走向"施工图",其中最大的难点还是集中在政企分开,政府是否能下放权力,企业是否有活力将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详细]

谭浩俊:重点是要建三种新型关系

    此轮国企改革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将应交还给市场的权力全部交还,应需要政府承担的责任全部承担。[详细]

李大霄:意见出台筑牢股市"婴儿底"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下发是重大利好,采用类似但更加科学合理的"淡马锡模式"是正确的方向,对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有重要作用,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详细]

黄群慧:混改要避免"合伙垄断"

    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要从有利于企业竞争力和总体经济效率出发,清除制约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障碍,创造继续深化改革的条件,形成继续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详细]

六家央企入围改革试点

国企改革经历的若干阶段

中国国企35年改革:新角色的新探索

十八大后,履新总书记的习近平离京调研的首站选在改革先锋省份广东,并在那里对改革提出希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惟有了解改革从哪里起步,方可明白改革要向何处去。为此,我们撷取了财税、金融、国企、城镇化等改革史的重大片段,以期重新凝结改革的共识、重新凝聚改革的勇气。[详细]

国企改革30年:改革尚未成功 国企仍需努力

在我国,虽然在建国之初, 国企在恢复生产和振兴国民经济中发挥力挽狂澜的作用, 功不可没,但时隔不久,也毫不例外地遇到了经营不善和严重亏损的问题,且越发严重,导致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改革。从1978年起步,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成效或成败,关系到整体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命运。同时也看到,对国有企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和艰难的。[详细]

国企十年改革,一场更接近市场的改革

始于1984年的国企改革,长期的纠结与难点就在于,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数百万家国有企业要逐步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快车道,曾经靠补贴、等调度的企业必须寻找一套合适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尤其是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90年代末期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等一系列改革与阵痛后,实现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发挥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成为国企改革最为清晰的目标。 [详细]

出品:中国网产经频道 策划:张世福 李宗品 马艺文 张少雷 日期:2014年7月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