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央行开展200亿元逆回购 每日操作常态化促利率平稳

  • 发布时间:2016-05-09 11:46:22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胡爱善

  中国网财经5月9日讯 人民银行于今日开展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由于今日没有逆回购到期,央行当日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资金200亿元。自今年2月央行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以来,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进一步降低。

  央行上周五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在2.25%的水平。通过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释放央行利率信号,稳定市场预期,货币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波动,走势平稳,价格型调控得到进一步增强。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单列专栏,详细解读关于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

  专栏: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

  公开市场操作是各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操作频率较高。目前美联储、日本央行等均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欧央行每周定期开展公开市场主要再融资操作,同时不定期开展微调操作;澳大利亚央行、瑞典央行等则每日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国际上,货币当局根据形势变化和调控需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进行适当调整是常见做法。以往中国人民银行在每周二、四定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里,在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总体偏多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回笼流动性,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适度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随着国际收支逐步趋于均衡,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格局从总体偏多向供求大体平衡转变,在某些时段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央行需要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以满足银行体系随着货币信贷扩张自然增长的流动性需求。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价格型调控,需要培育合适的市场基准利率指标,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又使得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市场利率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央行进一步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连续稳定释放政策信号,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2013 年初,推出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主要在公开市场常规操作间歇期若市场出现波动时相机使用,同时抓紧研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的制度安排。2016年春节前,受现金大量投放、外汇阶段性流出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波动加大,货币市场利率面临一定上行压力,人民银行开始尝试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及时缓解市场资金供求压力,收到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宣布从2016 年2 月18 日起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原则上每个工作日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自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建立以来,市场运行更为平稳,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进一步降低,存款类机构隔夜和7 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波幅下降了50%左右。

  总的来看,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是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现实选择。一方面,该机制有利于提高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从制度上保障央行能够及时应对多种因素可能对流动性造成的冲击,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该机制也有利于强化央行的利率信号,进一步提高政策传导效率。央行利率信号如“投湖之石”,若湖面震荡,投石起的涟漪很容易被湮没,传导可能是散乱的;若湖面平静,投石激起的涟漪就会非常清晰,传导效果会更加明显。公开市场每日操作机制的建立在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的同时,对于培育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提高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的建立,既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环境,也对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快速涌现的背景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等市场主要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既要做好长期流动性安排,也要充分关注短期因素变化,并主动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桥梁和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共同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