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证券评论 > 正文

字号:  

专家:整治空壳私募时间过紧容易出大问题

  • 发布时间:2016-02-25 07:43:56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郑岚予  责任编辑:李乔宇

  中国网财经2月25日讯(记者 郑岚予) 离5月1日第一个私募“大限”仅剩2个多月时间,私募微信群里纷纷被推送各大券商的“保壳套餐”:“高效的产品设计”、“快速的产品发行”、“无保底”、“只要4000元就可以保牌”、“托管资金200万起”、“100万一条龙服务”等等词汇层出不穷,最后再无比笃定地强调一句:“法律意见书、会计审计神马的那都不是事!”

  券商价格战打得难解难分,踩在红线边上的私募们难免惴惴。对此,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波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基金业协会此次公告的意图并不是要使目前不符合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法律层面上丧失主体资,且也明确表示继续依法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机构正常办理备案,所以这种一窝蜂的所谓保壳本身在理性上就是存在问题的。”

  另有不具名业内人士则表示,监管层面存在“多元化思维”,建议将“大限”时间放缓,以免出现去年的“市场去杠杆”的类似局面出现。

  到底保不保壳?

  先来分享两组数据:其一,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其中,已登记但未展业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到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

  其二,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私募基金公示系统显示,节后第一个工作日(2月14日)有36只私募产品成功备案,之后几个工作日备案数量迅速增长,6个工作日内累计272只私募基金完成备案。

  不难看出,私募基金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壳资源费了多大的力气,而对此基金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敏锐地觉察出其中的不良竞争。2月22日晚间,基金业协会明确“通过第三方渠道发行的顾问管理型基金暂不能作为私募机构的首只私募产品备案”,同时,还针对第三方机构的不良竞争提出了警示。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壳大潮”,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波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作为证监会授权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次清理空壳私募基金管理人一方面是一种行业自律的风控行为,理论上非常有利于私募市场的阳光发展,我本人也曾经建议由第三方如律师所、会计事务所介入从而更加有效高质量地协助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好的依法运营。”

  胡波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使保壳变成了一种流于形式的东西,基金业协会也一再强调私募登记和备案只是自律管理的第一步,绝不是‘一备了之’。”在探讨到底有无必要保壳时,胡波的回答颇为别致:“基金业协会并不是要使不符合要求的私募公司的丧失工商注册的法律主体资格,但要纳入异常机构名单并予以公示,同时也注意到基金业协会明确表示继续依法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机构正常办理备案,换个通俗点的说法,现在你不符合要求撤销了备案,将来符合了可以重新提交申请。”

  此番观点得到了前述不具名业内人士的认同,该人士认为,在清理所谓空壳私募的时间限制上应该更加“慎重”,以免“误伤无辜”,且现在正值新一任证监会主席到任之际,监管层面也存在着“多样化思维”。

  一刀切会否引发不良后果?

  现在想起中国内地股市去年6月末、7月初的两周,也许用惊心动魄、伤筋动骨去形容也不会有人反对,监管与市场强势博弈,多头与空头激烈对决,最终未能阻止A股加速下跌,空前“股灾”焦灼亿万股民,重创国民财富。

  据《财经》杂志2015年7月5日报道:“更多的批评则指向证券监管部门,认为证券监管部门在主动降低市场风险时,对整个形势的判断出现了某些偏差,在缺乏统筹协调的背景下,盲目去杠杆和救市,仓促应对导致事与愿违,金融风险未能及时化解。一位长期研究资本市场的人士说,当风险不断增加时,金融监管部门应果断出手,但当风险已经积聚的时候,则应采用更柔和的监管手段,而不是强行刺破泡沫,否则对市场的伤害很大,修复更加困难。”

  前述业内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强调:“去年由于e租宝等多起案例对监管部门的冲击较大,从而终使监管层正式告别近两年的私募‘草莽式生长化管理’,但是如此迅猛的时间限制还是让人始料未及。”

  该人士认为,有许多并非“僵尸”但暂时不符合时间限制内完成监管要求的私募公司也在实实在在地活跃于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让这些公司走上健康轨道本是好事,但若太快太急则担心“会出现去年股市去杠杆的悲剧。”

  中国网财经将对此事保持进一步关注。

  (本文特别感谢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张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